如今只能将计就计,把一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演到底了。
“去临海镇。”顾砚吩咐了句,转身往外走。
………………………………
人静时分,临海镇海税司旁边那间石头小院里。
正屋只亮了一盏油灯,何记老号的当家人何承泽盘膝坐在油灯下,对着本帐册,慢慢拨着算盘珠盘着帐。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到了门口,帘子掀起,何瑞铭喊了声阿爹,进了屋。
“走了?”何承泽合上帐本。
“刚走。”何瑞铭坐到父亲何承泽对面,“大发了一通脾气,说要严办,还说要去一趟杭城,严查杭城织造司,赏了那个姚武一百两银子。”
何承泽拧着眉头,片刻,沉沉叹了口气。
“阿爹?”何瑞铭看着父亲,迟疑了下,问道:“阿爹想看什么?”
“想看看咱们这位小主子的心胸气度,唉。”何承泽再次叹气。
何瑞铭皱着眉,一脸困惑,“这样不好吗?世子爷不是个心机深沉的,咱们能看明白他,不是挺好?”
何承泽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出了一会儿神,又叹了口气,有几分疲惫的吩咐道:“你去挑几坛子好酒,再封五十两银子,给那个阿武送过去。”
“好。”何瑞铭站起来,退了两步,站住,看着父亲,关切道:“阿爹,你没什么事儿吧?”
“没事儿,你去吧。”何承泽缓声道。
??第八九章 生意
李小囡吃完一块熏鱼,伸手还想再拿一块,李银珠手里的纺锤敲在李小囡手上。
“吃一块就行,不能再吃了。”李银珠站起来,将那碗熏鱼盖上,放到吊在梁上的竹篮子里。
“那么多呢。”李小囡舔着手指上的熏鱼汁,嘀咕了句。
“哪有多少!一共十三块,你吃了一块,剩下的正好一人两块。”李银珠坐下,接着纺线。
“晚饭就炒两个素菜啊?”李小囡斜着李银珠。
“一人两大块熏鱼呢!炒一个素菜就行了,你非要炒两个。”李银珠叹了口气。
阿囡可真是又懒又馋!
李小囡耷拉下肩膀,叹了口气,挪着小竹椅往李银珠身边凑。
“没看我纺线呢,别过来。”李银珠扬起胳膊,拉出细长的棉丝。
“三阿姐,我今天去看织坊……”
“你讲过两遍了。”李银珠听到织坊就想到那架六综织机,有点儿难过。
她非常想要那架织机。
“我是讲,我想做织布的生意。”李小囡托腮看着三阿姐。
三阿姐今天心情不怎么好。
“你想开织坊?”李银珠瞥了眼李小囡。
“不能开织坊,开织坊就要上税,提花细布和绸子一样,三成的税呢。
“我是想,比如三阿姐你吧,嫁进了洪家,不用做家务,就能天天织布了是吧。
“你天天织,织得太多了肯定穿不完对吧,我就把你织的布买过来,再倒手卖出去,提花细布贵得很,这中间有一半的利呢。”
李银珠顿住,想了想,点头,“是这个理儿。就算要穿,最多穿细布,肯定不能穿提花细布。可是,综箱和织机太贵了,一般人家买不起。”
“要是借钱给她们买织机和综箱呢?让她们拿织出来的提花细布抵帐。”李小囡两只眼睛亮闪闪。
“你哪有钱?”李银珠眼睛瞪大了。
“就是打个比方,比方说!”李小囡用力咬着比方说三个字。
“那也要会织,那么多踏板,一三二六五四什么的,错上几回,一匹布就废了。还要手劲儿稳,提花细布跟绸子差不多,织绸子又难又慢。”李银珠皱着眉。
“你觉得有多少人能学会?”李小囡问了句。
“二阿姐肯定行,我觉得我也行,大阿姐肯定也行,别的,像咱们小李庄,大堂嫂肯定行,大良嫂子也行,五婶子也行,根生婶子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