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珠总算反应过来,’呃’了一声,赶紧点头。

杭城大祀和京城的规矩相差不少,比如开始的时间比京城晚很多,要天色大亮之后才开始启动。

李家、洪家、高家和倪家到杭城观礼的凑在一起,算着时辰,吃了这顿不寻常的年夜饭,上了年纪的老人歇下,年轻的守岁到黎明,吃了肉汤团芝麻汤团,换上衣服,上车赶往观礼台。

……………………

顾砚和李小囡都是一夜没睡,整个杭城别业更是灯火通明忙了一夜。

后半夜,细细的雨丝落下来。

李小囡站在廊下,深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这份湿润舒缓了被紧张的演礼搅起来的浮躁之气,浮躁的尘埃被细雨洗刷下去,空气中只余下清新。

“钦天监说这细雨下在这里是好兆头,雨者财也,江南是财赋之地。”顾砚站在李小囡身侧,伸手出去,淋了满手的雨水,举到李小囡面前,“看,你的财气。”

“桑帅传里讲,桑帅下葬的时候,细雨蒙蒙。”李小囡抬手拍在顾砚手上,沾财气。

“嗯,桑帅的财气遗惠至今。”

“时辰到了。”晚晴将外面的通传转递进来。

“走吧。”顾砚握着李小囡的手,沿着游廊往外走。

一对对站在长长的、曲折的游廊两边的护卫往前,转身,跟在顾砚和李小囡身后,穿过整座别业,往后面那座郁郁葱葱的小山过去。

从山脚往上,一块块墓碑的祭祀,一直到山上最高那块墓碑。

这块墓碑和山上所有的墓碑没什么两样。

顾砚和李小囡并肩站在半人高的墓碑前,从礼部两位侍郎手里接过祭礼:一捆桑树枝,一碟粒粒饱满的瓜子,一瓶新酿的酒,放到祭台上,三叩九拜。

细细的雨丝停了,远处,一缕缕朝阳从云层中间洒出来,随着朝阳,一道彩虹从小山笼向远处。

顾砚直直看着那道彩虹,回头再次看了眼那块深刻着桑字旗的墓碑,伸手握住李小囡的手,往山下走去。

山下,令旗挥动,代表三奇六仪的彩旗方阵缓缓动起来,庆典开始了。

全文终

作者小闲的重重重重要说明!

坑总是要填的。

明天开始更新君归。

君归是17年(或者18,已经记不清了)的旧文,年代久远,但一直是闲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这些年从来没忘记过,经常会想一想,理一理,到现在,想好理好,可以写了。

但,将近十年了,闲的人,和文字,都有了点儿变化,貌似变化还不小,所以,君归这个故事,是要从第一个字开始,重新来写的。

这个填坑就从第一章的替换开始,从明天开始每天替换一章。

大家可以从明天开始看新的章节(已经完全不同了),也可以替换完成开始新章节开始看,当然也可以等结文了再看。

和阿囡不一样,君归这本,闲放飞了自我的写。

大家要是不喜欢呢,就关上删除,不用特意发帖子告个别什么的,反正也没人送行。

要是喜欢,那喜欢二字就足够了!

……………………

关于人的说明,闲很好,闲家先生很好,孩子很好,身体很好,咖啡小胖、毛毛和喵喵也很好,一院子的花儿也很好(花草死亡率和去年、前年、大前年……都持平)。

至于闲说的煎熬,纯纯的都是精神上的问题,借用一句话就是:读书太少,想的太多,太闲了。

当然也不会去宛平南路600号。

请大家放心!

好了,就这样!

明天就可以甩开膀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了,期待!

哦还有,闲爱你们!比你们爱闲还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