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煨竹笋叫“傍林鲜”,第二个莼菜竹笋汤叫“玉带羹”,都是山家清供里的“文人菜”,前者似乎和苏轼与其“胸有成竹”的表兄文同有关。

吃的东西和东坡居士有关,好像一点都不惊讶呢。

朱襄一边做竹笋,一边想将东坡居士的故事讲给嬴小政听。

但他在脑海里琢磨了许久,即便把苏东坡改成春秋某小国士大夫,也实在是难以解释苏东坡如何贬官到如今荒无人烟的蛮夷之地,兴文教,寻美食。若只换作某士人到处旅游,又失了故事的趣味,便只好作罢。

朱襄心生遗憾,所幸竹笋味美,弥补了他的遗憾。

听了朱襄对这竹笋做法高雅的评价,嬴小政先评价“鲜”,然后补充,“我还是觉得竹笋和肉混做更美味”。

朱襄差点喷竹笋。

好了,东坡先生震怒。竹笋与肉混做,是以小人坏君子!异端!

“好,你想吃什么加竹笋的肉菜?”朱襄问道。

嬴小政立刻点菜:“竹笋烧鸡竹笋烧牛肉竹笋烧……”

朱襄制止:“等等,竹笋烧牛肉?秦国应该禁止民间私自宰杀耕牛吧?”

嬴小政眨巴眨巴眼睛:“老师从东瓯买来的牛,和耕牛有什么关系?”

朱襄无语:“政儿,这里是南郡,李牧还能把从东瓯抢来的牛送往鄂邑?何况我怎么不知道东瓯擅长养牛了?”

东瓯都还没开始推行牛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