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2)

的姐弟两个。都忙着放下手里的工具走了过来。

“哎呦,咋这时候过来了?”一个汉子上前,看着姐弟两个手里拿的东西,脸上的笑容更大了。

“我娘说,你们这些天干得辛苦,让我们给你们送些吃的来。天有些冷了,光吃干粮怎么成,就又熬了些肉汤来,让叔叔伯伯们热乎一□子。”仲秋嘴甜,知道用嘴拱人,但是,仲秋的手也大方。这些人都是大舅找来的,她还想着明年再用他们呢。再说,还有大舅的面子在呢,这些现在对仲秋来说还真不是个事。

不过,这些点滴的小恩小惠,对这些冬天出来做短工的人来说,却是雪中送炭般的存在啊。

果然,几个人一看这姐弟两个手里的东西,都挺感动的。帮着把东西接过来,嘴里一个劲儿地说让方氏她们破费了。以后不要这样的啥啥,本来他们来这里做短工讲的就是每天工钱四十文,不供饭的,现在主家送饭到地头,还有肉汤,人心都是肉长的。让这些朴实的庄家汉怎么能不感动呢。

仲秋招呼着大家坐下来趁着热乎赶紧的吃:“也不知道够不够。”每个人能分到四个馒头,一个馒头二两是足足的。再加上肉汤的话,仲秋心里想着,应该是够吃的。

要送就要让人家吃饱了,弄个半饥不饱的还不如不送。

大家也没和仲秋姐弟客气,围坐在田边。仲秋还拿出了五只粗瓷碗来,给每个人都装了一碗汤。

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几个都拍了胸脯,一定在上冻前干完。仲秋笑着谢了大家,最后和大家聊了一下明年,她们家还是想请短工的事,看看大家的意思。

那时候,仲秋家就要再买两匹大青骡了,光是靠人力太耽误时间。玉米早进地,她也好安排。第一片下种的,总不能和最后一片下种和时间差太多吧。

大家都痛快地答应了明年过来帮仲秋家春耕,毕竟要不是家里的地少,他们也不会在冬天还出来打短工的。听仲秋说春天还会买青骡使用,这五个人就更没话说了。

仲秋把这边敲定了,也算是省下了明年不少的事。接着就提起土豆地的事,那可是12亩的土豆,要在两天都得起出来。

“每天的工钱是五十文,包吃。”仲秋想着一事不烦二主,另外,村子里的几家去年帮忙杀猪的男人也是个能干的。今年已经早早就过来打招呼,有事叫他们。

本村的两个,加是这五个人,差不多两天也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她现在也想不了那么多。

村子里的人现在都不忙着要外出打短了,大家现在都蹩着劲明年好跟着仲秋家学着稻田养鱼。现在家里的男人几乎都在忙着自家里的稻田改造,谁家也没有闲人。

这一趟,仲秋办了大事,等到五个吃完,仲秋把剩下的馒头也都送给了五个人,只是抱着罐子拉着子汐回了家。

估计着,这时候王兴文也该从老宅回来了吧,就是不知道高氏和王兴文怎么说的,王兴文是怎么答的。

仲秋心里还真是没底,主要是高氏她们真的不按常理出牌啊!

第93章 大姑二婶儿

仲秋拉着子汐回到了家,探春正在家里忙着做晚饭,看到两个人回来,笑着招呼了一句。

仲秋家现在的工作安排很紧凑,方氏带着半夏(主要是半夏的性子有些泼辣,敢说敢干的,所以,仲秋就把她安排到了后院土豆粉条坊当了个小管事的)在后院的后道厦里做土豆粉条。

王兴文这个当家的就只秋火窖里面的菜,而子滨每天要去学堂读书,回来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之外,还要结算当天仲秋记录下来的家庭支出。

至于探春,性子随了方氏,仲秋怕她面软,也就只能让她管理家里这些人的吃穿。

小五随着仲秋边学字边描红,还要学习仲秋教给他的数字计算方法和表格图形。

“咱爹回来了吗?姐。”仲秋站在屋门口,看着探春问。她和小五出去有个把时辰了,按理说,王兴文也该回家了。

“咱爹去哪儿了?”探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