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仲秋笑嘻嘻地道。
高氏哼了一声,这才不说话了。
“我找你们商量一下大丫头的事。”高氏开了口。
仲秋一皱眉,果然是说大姐的事。
“你们二娘前两天给大丫头提了门亲,是县里的丁家。那位少爷今年十七岁,今年要考秀才,要找已酉年冬月生人的闺女。正好大丫头是那个时辰生的,所以,你二娘就想到了大丫头。你们看看,怎么样?”
高氏的目光扫向了方氏,那眼神让仲秋觉得,那绝对是要威胁她娘。
方氏半垂着头,装着听不到。只要不问到她头上,她就不说话。反正这件事她们一家子已经说好了,不同意。就是丁家有一百万娶探春,她们也不同意。
老爷子一直坐在炕头没有吱声,眼睛却看着大儿子和大儿媳。
高氏说完了,见老大和方氏根本就不接话,心里便不痛快起来:“老大,老大媳妇,今天说这个事,主要是问你们两个。那家人家在县里有人,文斌若是考秀才,他们还能帮得上忙呢。”
“娘,探丫头还小呢,才十一。我不想让她早嫁,留几年也帮帮家里。”王兴文吭吃地说了一句。
方氏点头,道:“我听孩子他爹的。”
高氏重重地一拍炕,瞪着方氏道:“小什么小,十一岁嫁人的也不是没有,要不是因为咱们两家是亲戚,你当你二娘会把这事说给咱?也不看看大丫头啥样?能说到县里做当家奶奶还有啥不满意的。”
“娘,探丫头是个村里娃,哪里做得了城里的当家奶奶,还是请二娘选别家的吧。”王兴文总算说出了反驳的话。
还没等高氏骂出口,一边早就着急的于氏开口了,只见她拍了一下巴掌笑道:“娘,大哥他们不愿意,我愿意。”
高氏狠狠地瞪了一眼于氏,骂道:“你个懒东西,你有闺女?”
“娘,我虽然没有闺女,可是我娘家有啊。”于氏对高氏的喝骂一点也不在乎。五百两啊,就算是给表叔家四百两,自己还能剩下一百两呢。一百两啊,那得是多少钱啊。
“滚,这里没你什么事。”高氏指着于氏的鼻子骂道,转头冲着王兴武道,“把你的婆娘给我带出去,看着就烦。”
王兴武只得拉起于氏往外走,于氏尤不甘心地道:“娘,要是大哥他们实在不答应,你找我啊。我帮你找闺女呢。”
于氏被王兴武带了出去,高氏转身瞪着王兴文道:“老大,现在不是你让不让大丫头嫁的事,现在这门亲事可是关系到老三的前程,你这个当大哥的别的帮不上他,这件事你怎么也帮帮他吧。”
王兴文说不出话来了,他们家就老三是个读书的料子。这么些年来,他们也都是省吃简用的来供老三上学,就是想让老三能够考上个学,也减轻家里的负担。
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王兴文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仲秋一见不好,这老爹的耳根子咋就这么软呢。不知道高氏这招儿叫哀兵之策吗?
“奶,我听说,考秀才得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行。不然的话,让人知道不但考上的秀才功名没有了,而且还剥夺一生的考试权力呢。我三叔学的那么好,肯定能考上的,奶你若是非要让人帮忙的话。这不是害了三叔吗?”仲秋窝在王兴文的怀里,抬着头道。
“你个小丫头片子知道个啥?你三叔考上了你不跟着借光咋的?”高氏气急,“出去,你给我出去。”
一边的老爷子说话了,他敲了敲烟斗,慢声道:“这件事先这么着吧,等问问老三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