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休息。

楚韵观察了一下,她发现小路两边种的都是豆子,奇怪的是田里反而没怎么种。

楚韵还看到路上有白菜苗、萝卜秧子,白薯藤,甚至还有令人眼熟的章丘大葱,长得足有半人高,何妈走进去就只剩个头。

柯老丫说:“这个是我的地,我爱吃葱,少爷前几年特意从前山东搜刮了一些回来叫我种着,听说那边种着还要高壮,何妈妈走进去头都不剩,可惜我们这儿水土不行,种不出那样的好东西。”

楚韵还扯了点尝,这种葱吃起来不刺鼻,葱白很甜,像在吃梨子,水很多,不爱吃葱的人也有几率会喜欢。

柯老丫看她喜欢就拔了两捆让何妈抱着,何妈哪抱得住,她差点就没有葱高了!楚韵种在海棠树下的两株向日葵长大了她都不爱往那去,当下气得要打柯老丫。

两个妈妈在路上你追我逃,楚韵真怕两人跌地里,赶紧说:“妈妈我们去大路吧,小荷要迟了。”

李家仆背着手笑:“这里就是大路。”

楚韵看看脚下的田埂,不敢相信,她又问了一遍:“阿爷记错了吧?”

李家仆乐呵呵的,不紧不慢地说:“这里确实是大路,只是路让周围人挖了种地了。”

柯老丫看这里头有自己的事也说:“这地方往年少有人来,路闲着也没人走,种了粮食能饱肚子,何乐不为呢?”

楚韵还是不信,道路多重要啊,现代修路都不容易,古代更有明文规定,随便挖要被拉到官府打板子,重的还要砍头流放。

李家仆是个慢性子,看她急得冒汗还是慢吞吞的走,等带人走过了葱地,看得见路了他才说:“奶奶,一处地一处法,一个人一个法,乡下的事儿在这里行不通,你看那里就是和少爷当差的地方。”

楚韵就朝那边看,果然已经有许多带着干粮的劳役在那里等着皂役监工过来开工。

杜容和不用站着等人干活,他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只需要坐在专门的办事处等着衙役上门找他,要是没人找他,那他就不用干活,到点就能走人。

楚韵看见这些人才信了这里是大路。

李家仆又转头给她指着一片地说:“奶奶,东边那片地里没种豆的就是李家的地,你想怎么样都行。”

楚韵又重点看了一遍,见光秃秃的地周围都被用菜围出了一个口字,她问:“这些豆不种在田里种在田边的人家都是佃户和奴仆吧?只有在地里种豆子的是有地的农人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