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多温暖多长远的寓意。
回上院的路上,玄华将玉葫芦拿在手中看了一会,递给小安子。
小安子斟酌着问道:“奴才将它收入宫中库里?”
玄华点了点头。
他的穿衣佩饰皆有专人专库打理放置,玉佩之类的玩意更是时常换新,那玉葫芦并算不得上等,他用的机会预想不会多。
走了一会,他又改变了主意,“还是先放入我寝宫内,我看它样式算独特,若在库中弄丢了未免有些可惜。”
小安子忙应了声,将玉葫芦放进袖中仔细收好。
见玄华近日心情好,小安子也跟着很轻松,在一旁说道;“殿下近日可要多逛逛,消消食?”
吃饭的时候他在门外看着都心惊胆颤,第一次看见玄华吃这么多,他真是怕给撑出什么毛病来。
玄华凉凉的看了他一眼,“你这个狗奴才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可是在嘲笑本王吃的多?”
小安子嘿嘿笑两声,忙回道:“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奴才看着您和玉琢姑娘一起吃饭的样子,倒是有几分寻常百姓家的感觉。”
玄华哦了一声,“是吗?”
小安子满脸堆笑的应道:“可不是,寻常百姓家就常常这样围桌而坐,边吃边讲些市井趣事,桌旁小猫小狗环绕,好不热闹。”
玄华眼前浮现出那样一副场景来,面上不自觉的带了些淡淡笑意。
突然想起一事,“你这几日让人去置办些糯米粉给阿玉那里送去,她喜欢吃,”他顿了顿,“本王也喜欢,平日里估摸着些,隔段时日就送些过去,不要断了顿。”
又想起另外一事来,“你再差遣几个人回宫去,将宫中闲置的银丝炭多送几筐到阿玉院中。”
那苏庭川不是叫她省些用吗?
玄华心里暗哼了一声,何须省,她要用多少,他就能给她多少。
哪里需要那样小家子气。
小安子不敢耽搁,第二日就连忙的去办这两件事。
但从青云院到皇宫路程并不短,再加上宫中的东西,不管何物,总要走一套规矩,这样一路下来,糯米粉先在宫外置办好了已送过去,银丝炭却耽误了些时间,直到过了十多日后放才运到了青云院。
恰好这日是贞荣寺来参加武学会的日子,玄华起的比平常略早了些,小安子便过来禀报此事,“银丝炭来了,是等您过去时与您一起送过去还是奴才先行送过去?”
玄华手执书卷看的正浓,过了一会才道,“晌午以后一起。”
看样子是要亲自送过去了。
小安子略踌躇了一会,还是提醒道;“今日锦玉姑娘来呢,据说早上要参加武学会,恐怕待晌午后才刚好有时间。”
若此时不给玄华说明白,只怕今日没见着,少不得要责罚与他,毕竟在青云院这么久,为的就是等着见见锦玉姑娘呢。
果然,玄华放下手中书卷,吩咐道:“你这便送去吧,告诉阿玉,今日我就不过去了。”
小安子告退,带着几名小太监抬着满满三大筐银丝炭往玉琢那里去了。
玉琢见到这些宝贝很是欢喜,也一点没有推辞,高高兴兴的指使他们安置好了地方。
听说玄华今日不来,她也未多在意,只当他有事要忙。
倒是正好想问小安子一件事,待其余的小太监都离开后,玉琢方开口问道:“小安,你跟着太子多久了?”
小安二字让小安子的嘴角微抽,依然恭敬答道;“从太子殿下十岁时便已跟在身边了。”
玉琢眼睛一亮,“这么长时间了,那你一定知道他喜欢些什么了?你给我讲讲,玄华可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东西?”
她买的玉葫芦,他当时说挺不错,后来却并未见他佩戴在身上,看来大抵是不太喜欢的。
再以她的想法去贸然的买些东西,只怕也依然不得其要领,找个知根知底的人问清楚最好不过。
小安子有些为难,“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