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的脸颊顿时涨红了起来,扭捏地说:“干娘这说的是啥话啊”
“这丫头脸皮儿还是那么薄。”方氏夸完又想起香草喜欢博荣的那件事儿,又觉得自己这话夸得实在有些言不由衷,脸上顿时有些讪讪的,忙说,“我得赶紧回家做饭了,今个儿晚上博荣要回城里,说要早点儿吃晚饭,我都差点儿给忘了,我先回了。”说罢就急忙地走了。
到家一看小秀和茉莉已经把晚饭做得差不多了,栓子正缠着荷花说在学堂里的事儿,“姑父比二姐好多了,一点儿都不凶,对我们说话都很和气的……”
“昨个儿不就告诉你了,不能叫姑父,以后要叫先生。”荷花一边捣蒜一边纠正道。
“大姑说了,在学堂里叫先生,不在学堂就叫姑父。”栓子得意地晃着脑袋,“大姑比二姐辈分高,所以我应该听大姑的对不对?”
“好,这回算你对行了吧?”荷花笑着说,“学堂里都教什么了?那么多人一起念书喜欢不?”
“人多倒是热闹,不过教的都是二姐教过的东西,念着没意思死了,我早都会背了,他们还都念得磕磕绊绊的。”栓子嘟着嘴道,“虎子哥今天也不知是怎了,一直没精打采的,跟他说话他也不知道听没听见的样子。”
“就算是都念过的东西,先生教你也得好生听着,跟着先生学里头的意思,大姑跟我说过了,说这两天先先让你跟着大家一起念书,等过两日大家互相都熟悉了以后,先生会单独考你和虎子,看你俩在家都念了多少书,到时候再单独的给你俩讲。”荷花安慰栓子道,“在学堂里要好好跟别的娃儿相处,有啥事儿找你二哥或者博源哥,不过要是让我知道你在学里跟人打架,我可是要生气的。”
“这些娘都嘱咐好几遍了,干嘛说的我天天跟人打架似的。”栓子的嘴又撅了起来。
荷花把捣好的蒜泥盛出来放在碗里,捏捏他的嘴说:“再撅都能挂个油瓶子了,赶紧去收拾桌子准备吃饭。”
晚饭的时候博荣又问了栓子几句学里的事儿,又嘱咐他:“既然过两天先生要考校你,那这两天就好生温书,别到时候自己念过的东西都答不上来,不过就算能答上来也不能得意忘形,傅先生是有大学问的人,好生地跟先生学念书,学做人。”
博荣如今做了爹之后,稳重劲儿日渐增长,所以比起荷花来说,更多了几分家长似的威严,栓子老老实实地点头一一答应着,却是不敢像在荷花面前那么嬉皮笑脸了。
晚饭后,祝永鑫趁着天还没黑,赶车要送郑大夫和博荣回城里,全家出门去送郑大夫,方氏看看天色说:“不如你就在亲家家里歇一晚,明天再回来就是了,这么晚赶路不安全,上次……”
祝永鑫忙打断她说:“上次是意外而已,提那个做什么。”
方氏闻言不好再说什么,好在郑大夫接话道:“博荣娘说的没错,就在我家住一夜,正好咱俩还能多聊聊,我就一个人,你还有啥可顾忌的不成。”
祝永鑫见郑大夫也这么说,这才点头应了,三个人上车往城里赶去。
因为吃饭有些早,方氏闲来无事,便翻出个做了一半儿的鞋垫儿,用个包袱皮儿卷了,夹在腋下往祝大姐家去,寻思坐着说会儿话,再顺手做做活计。
谁知道进门就听见杨氏的声音,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挑帘子进屋招呼道:“娘,您也在大姐这儿啊”
杨氏见有人进来,忙抬手抹去了脸上的眼泪,方氏惊讶地看着她,不知道这又是出了什么事儿,忙又把询问的目光投向祝大姐。
祝大姐有些无奈地回了个眼色给方氏,然后招呼她说:“正好你过来了,也帮我劝劝娘,为了博凯伤心也不知当的了,那小子现在主意正着呢,这个年纪又正是愿意跟人对着干的时候。”然后又扭头有些埋怨地对杨氏说,“娘,你何苦这会儿去招惹他,白白惹得自己生气。”
“我这不是今早看栓子来给我们磕头,说是要去念书了,我就想起来,当初博凯也是这么大的时候,穿着身儿簇新的衣裳,来给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