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1 / 3)

他每说一个人,那人就赶紧给荷花再行个礼方便她认人。

“站在西边这家,男人叫洪民,是老爷在南边儿做官的时候新收的下人,老家就是南方的,对这边的事儿都门儿清,后面这个是他婆娘黄氏。他家大儿子洪元今年二十出头,已经娶妻生子,刚被爷留下在前面办事儿,等得空再来给奶奶磕头。那个年轻的小媳妇是他婆娘文氏,抱着的就是他儿子,刚满周岁还不大会说话。大女儿今年十二,底下两个女儿是双生子,今年八岁,还当不得差。”

荷花强记了众人的名字和模样,然后才开口道:“我刚过门不久,与公婆也未相处时候太久,就跟着爷到任上来了,所以对齐家有什么规矩也不甚清楚,但如今在任上,内里是我管着,就得按着我的规矩来。跟过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极好相与的人,只要规规矩矩听差办事,大家自然两相无事。只不过,爷如今是知县老爷,不比以前在进学的时候了,你们一举一动都关系爷的脸面和风评,所以言行举止都要谨慎,莫要给爷丢人,不然我也保不住你们。”

训话了几句,见下面的人都诺诺应了,这才让马勇和洪民跟子华到前面去听齐锦棠吩咐,又问二人的媳妇都会做什么。

马勇家的道:“回奶奶的话,奴婢女红跟厨艺都能做,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得奶奶喜欢。”

黄氏其实比马勇家的年长几岁,但是个典型的江南小女人模样,瞧着倒像是更年轻,细声细气地道:“厨下的活计奴婢只会做几个南方小菜儿,倒是女红更拿得出手一些。”

“好,那马勇家的以后就在厨下管事,如今厨下只刘妈一个人,现下人多了她也忙不过来,以后你连钥匙带采买一并管着,我每月只与你对账。”荷花说罢又扭头看黄氏,“你就先在我院儿里做些针线上的事儿,有空教下面几个丫头也学学针线。”

两个人都领了事儿退到一边,荷花又看向文氏,看着倒像是个北方人,便问:“你老家是哪里的?都会做些什么?”

“回奶奶的话,奴婢老家是北边儿的,从小跟在夫人跟前伺候,前两年夫人做主跟了洪元,只会做些伺候人的活计,没什么大本事。”

“那也先进来听着吩咐做事吧”荷花这又去看后面的几个孩子。

马超一身儿青布衣褂,神色却不怯懦,大大方方地站着。

荷花朝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问:“读过书的?”

马超闻言一怔,似乎没想到荷花会问这个,躬身道:“跟着家里的管事学过几个字,不是个睁眼瞎罢了”

马勇家的却一脸得意地说:“回奶奶,马超这孩子别的本事不大,却有个极好的记性,背书什么都不在话下,当初老爷很是喜欢夸奖呢”

“这可是个好本事。”荷花没责备马勇家的插嘴,只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又说,“喜欢读书是好事儿,看你也是个斯斯文文的模样,不像是会出去跑脚应酬的,便在二门外做个小厮,平时帮着传个信儿递个消息的,平素闲了也能继续看书。”

“多谢奶奶周全。”马超磕了个头,偷眼打量着荷花,见她也不过跟自己差不多的年纪,白皙小巧的脸庞却没什么稚气的痕迹,穿着银红撒花对襟儿大袖,头发梳得纹丝不乱,两朵蔷薇斜斜地簪在鬓边。花儿新鲜娇艳很是引人注意,马超却只觉得书上说人比花娇实不欺人。

荷花全然没注意还有人在打量自己,而是在看剩下的几个小丫头,最大的也不过才十四,还有三个小的暂用不到,开口问名字,却都说求奶奶赐名。

这几日为了药膳方子在看医书,荷花便道:“十四的这个就叫半夏,十二的这个叫白芷,双生的这一对儿,姐姐叫紫苏,妹妹叫紫菀,最小的这个……这几日桂花开得好,就叫桂儿罢了”

下面忙跪下谢奶奶赐名,就听荷花又道:“半夏和白芷就先进来吧,跟着苗儿和小真学着伺候,剩下三个太小,就先不给派什么差事,好在都懂事了的,平素没事儿的时候进来耍耍,叫苗儿教你们认字。”

两个媳妇子听了这话都高兴起来,能识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