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3)

成的六七分呢”

荷花转身又去看另外几亩地的蜀黍,这会儿刚刚抽穗开花,有个别的已经开始进入灌浆期,她在心里掐算了一下天气,有些担心地说:“爹,我怕这庄稼还没成,就得先让霜打了。”

“所以我说当初真不如都育苗了。”祝永鑫显然也有这样的顾虑,皱着眉头下意识地看看天,“就看老天爷给不给庄户人活路了,今年除了开春儿晚,好歹还算是风调雨顺,但秋后这会儿是一天冷过一天,怕是当真要提早下霜,这些个还没成的庄稼,可就彻底的完了,只能撑过一日算一日了。”

荷花心里却并不赞同祝永鑫的话,作物灌浆的时候,那可当真是一天一个样儿,能多撑一日就能多打不少粮食,自家的地也不大,想要防霜冻并不是没有法子的,但是最麻烦的问题就是,自家没有温度计,她也不会人家那种老农民的经验,能看出天气的变化,只能日日都警醒地瞧着。

她让祝永鑫把开渠放水的时间改在了晚上,提高地里土壤的适度,也能很好的在降温时保护作物的根系。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在要下霜的时候用烟熏发驱霜,所以荷花每日都半夜爬起来,偷偷溜出去感受一下外面的温度,生怕哪天就不声不响地偷偷降霜,弄得个措手不及。

祝永鑫和方氏这两天忙着在地里收蜀黍,茉莉在家做饭,中午送到地头上去吃饭,所以几个人晚上都累得不轻,谁也没发现荷花的小动作。

基本把所有的庄稼都收割干净,祝永鑫蹲在门口一边抽烟一边说:“明个儿让荷花和博宁去地里翻捡翻捡,看有没有落下的穗儿,我跟爹说好了咱家要用牲口,趁着天好赶紧的给打出来。”

“嗯,你说了算就是了。”方氏在炕上缝棉衣,把针在发鬓处抿两下问,“我这两天看着,咱家今年这个蜀黍穗儿可是比去年的沉甸,估计打出来应该不少。”

“还不都是荷花的功劳”祝永鑫笑着看向女儿,见她在炕梢歪着昏昏欲睡的模样,有些担心地说,“我这几天怎么瞧着荷花一直都没精打采的,是不是病了?”

方氏忙也回头去看荷花,她这几日下地忙的回来一挨炕就睡了,还真没注意荷花是怎么回事,凑过去跟她贴贴额头道:“感觉也不烫啊”

荷花被她的举动惊醒,忙道:“我没事,不过昨晚没睡好而已。”这会儿也没有个闹钟什么的,她生怕自己晚上起不来,只好强撑着直到半夜出去看过天气才睡,自然就是睡眠不足,白天能有精神才是奇怪。

她既然被吵醒了,就扭头问祝永鑫道:“爹,爷说没说啥时候下霜?”

“没说,不过我估摸着,也就这几日了”一说起下霜,祝永鑫就又皱起了眉头,家里怕霜打的菜都已经收了,唯有那几亩地的蜀黍,让人心里揪着难受,虽然嘴上说熬一天算一天,被霜打了也没办法,但是那毕竟是辛苦了大半年的收成,哪里有动动嘴皮子那么容易。

“爹,我知道个法儿可能能驱霜,要不咱家试试?”荷花心道自己这么熬着也不是办法,还是让祝永鑫也知道,提前准备着总比到时候来不及要强。

“啥法子?”祝永鑫立刻就精神起来,烟锅子丢在一旁就过来问,“你咋不早说,害我着急上火了好几天。”

“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反正就是要下霜的日子,每晚子时过后,把干柴草或者是秸秆垛在上风处,点燃之后盖上湿草,这样就会烧出很多的烟,每亩地得堆五六个柴草堆,这样烧出来的烟就能把整片地都笼起来,霜就落不下来了,差不多得烧到天蒙蒙亮才行,虽说这法子不费什么钱,但是着实牵扯精力,大半夜都没得睡了。”荷花把自己记忆中的法子说出来给祝永鑫听。

“少睡几晚算个啥,那打出来的庄稼可都是银钱。”祝永鑫闻言心情大好,伸手刮了刮荷花的小鼻子道,“我去跟你爷他们商议一下,到时候若当真管用,爹给你扯花布做新衣裳。”说罢就一阵风儿似的跑了出去。

方氏咬断线头笑着说:“多久没见你爹这样了,愁了好几日总算是放下了心事,倒跟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