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2)

去往下一个地方,到底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两个多月不见,不知道孟渔是胖了还是瘦了,黑了还是白了,他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期待,连处理某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奏折都有了好脸色。

孟渔这回外出依照傅至景所言带上了蒋嘉彦,两人以父子的身份结伴同行,蒋嘉彦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很是不让人省心。

上一回痴迷于看街市的人斗鸡,险些和孟渔走丢,把孟渔急得满街巷乱走,就差到府衙报官,好在有惊无险等蒋嘉彦回宫进国子监就读,需得找最严厉的老师好好教导他养育之恩,不要再惹孟渔担心。

傅至景又倏地有点烦乱。

如今孟渔走过的地方比他还要多得多,见识过了天地宽广的孟渔能收心吗,还想再见到他吗?会更厌恶这抬头只能看到四方天的宫墙吗?会越发向往悠游自在的野外吗?

傅至景求知若渴,可能给予他答案的孟渔还在途中。

他拿过一旁的册子,翻开来皆是些线条简单的小人儿,是他依照每几日的信笺所画的孟渔:大手牵小手的孟渔、坐在台阶上看日落的孟渔、蹲在池塘前摘花的孟渔、替老弱妇孺打抱不平的孟渔......每一幅都没有表情,但他想应当无一例外都是笑着的。

孟渔会把这样的笑带到他面前吗?

他不知道,远在几百里外的孟渔也不知道。

“爹爹。”蒋嘉彦这一声叫得很是顺口,“我渴了。”

孟渔闻言下马,将蒋嘉彦给抱下来,再将马儿栓在树旁吃草,“走,前头有条小溪。”

随身携带的水囊已经瘪下去了,一大一小来到水源充沛的溪流旁,贪玩的蒋嘉彦蹲下身拨动冰凉的水流,冻得打了个寒颤。

孟渔觉得这儿越看越熟悉,像曾经来过,端详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许多年前他当真是路过这儿的:那会儿他和傅至景、刘翊阳奉命前往川西平乱,正逢大旱,整条小溪几乎都已经干涸,只有上游的水流还算干净。

他蹲身洗了把脸,望着粼粼的水面倒映出自己的脸,一时出神。

去年的这个时候连春天都还没过去他就已经回到了密不透风的皇城里,凉屋也还未建好,傅至景见了他似乎有些叹惋,但并未如他所料般发难。

他私心以为那是傅至景对他的一次考验,也许他前脚刚走,后脚就传出蒋嘉彦亦或者刘翊阳蒋文慎等人落难的消息,可那全是他的猜测,什么都没有发生,他所挂怀的人皆好端端地待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