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郎中诊了半晌,得出了一样的结果,温父的体内确有隐疾,最好立刻医治,否则,日后则很难治愈了。
温翰急忙道:“既然如此,那就抓紧时间医治吧,拖得越久越不好。”
几个郎中互相看看,都打算让祝父独自留下,毕竟他是城中的名医。
温翰赶紧留下几位郎中:“多几个郎中互相商议着,此事非同小可,我们温家也有这个实力。”
温父觉得奇怪,但只认为是温翰过于关心自己,并没有多想,便同意了。
既然说这个病现在医治比较容易治愈,那说明还不是什么大病,应当用哪个医生都无所谓。
几个郎中在一块商讨,约莫半个时辰,终于商讨出了一个众人满意的医治法子。
温父躺在床上,看着郎中在房里点了熏香,他静静地闻着香气,安心睡着了。
只剩下温翰和温母在焦急地等待。
只见几个郎中各自忙碌,而祝父却站在原地,不曾动作。
温母疑惑不解:“祝大夫,为什么您没有任何动作,难道我家老爷……”
祝父见温母误会了,赶紧解释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少爷对我不够信任,那我还是少参与为妙。不过夫人放心,此病不难医治。”
听他这么一说,温母算是放下心中的一块儿巨石。
一旁的温翰听了也安心许多,这一世,他绝不能让一家人再走上上一世的老路。
又经过了一个时辰的施针、放血、喂药。
几个郎中才从温父的房间里走出,他们拿出配好的药,嘱咐了一些话便离开了。
床上,温父脸色略显苍白,但并没有温翰想象的那样差劲。
温翰心中压着的那块石头终于挪开了。
父亲这一世病情没有恶化,提前治疗不会去世,那他和祝瑶,就有了可能,他终于可以去找祝瑶了。
这一世他们一定要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温父的病情稳定之后,温翰才找他,提出自己想要学习岐黄之术,并且已经选好了师父。
温父温母都非常诧异,为什么温翰忽然冒出这样的念头。
“怎么?是平日里的诗书都背熟了?怎么忽然想要去学岐黄之术?你想找谁当师父?”
“城北祝郎中。”
温母这时疑惑地问他:“上次郎中给你爹看病,你还不信任,怎么这次又要拜他为师?到底为什么?”
温父更是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父亲母亲,实不相瞒,孩儿……心系祝家的小姐,只是想要离她近一些。”
“父亲母亲,请你们放心,孩儿并不会让此事影响学业,孩儿只是想能默默看着她就好。”
温父温母听见他这样说,心中倒是松动一下,但他们再开明,也还是开口劝导:“我们可以同意你学岐黄之术,但是你能不能拜师成功要看你自己。并且如今你年纪尚小,万万不可耽于儿女情长。”
“更不能……做出有辱女子名声和家门之事!!”
第二十一章
温翰微笑着点头,内心充满了喜悦之情,“父亲母亲你们放心吧,我必然会克己复礼。我只是想目前在她身边守护着她,孩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他说得恳切,温父温母也不再阻拦,让他自己去处理这件事。
前往祝家医馆拜师的前一天,温翰激动得睡不着觉。
想到第二天就要见到祝瑶,整个人喜笑颜开,一颗心砰砰地跳个不停。
他捂着胸口,“阿瑶,这辈子我们一定能够长长久久,再也不会错过了。”
“我们之间再也不会有仇恨了,一定可以幸福地白头偕老,我一定对你一心一意,我们再不分离。”
他笑着入梦。
第二天,他带着重礼来到祝家医馆,整个人都是即将见到心爱之人的紧张。
然而他踏入府的下一刻,浑身的血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