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走了没多久,送饭的婆子就过来了。

这两个婆子是贾母的人,平日里很是厉害,家里的小辈们都怕,金钏见了她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王夫人被关进佛堂后,贾敏虽还是心气难消,但是她也知道,这是母亲能给的最大的交代了。

毕竟是二哥的正妻,是元春和宝玉的母亲,虽犯了错,却也不能将她一刀捅死。

“澄玉去哪里了?”

云瑶说:“说是临淮王找,早上就出门了。”

贾敏叹气,“我看啊,他这一颗心都挂在临淮王身上,若不是澄玉是个儿子,我都觉得自已要有小女婿了。”

云瑶忍笑。

林黛玉掀起帘子进来,说:“什么小女婿?”

“还能说什么?”贾敏让她坐下,又让丫鬟倒茶,“还不是你弟弟,整日里和临淮王混在一起,现在外面不知多少闲话,说他为了权势,巴结临淮王。”

贾敏也不好和女儿说那些男宠之类的,不堪入耳的谣言,无中生有不说,还污了女儿的耳朵。

林黛玉却笑道:“那是他们听风就是雨,澄玉的性子哪里会巴结人。”

贾敏深以为然,自家儿子自已了解,又娇气又任性,想一出是一出。

在扬州时,她就看出来了,澄玉显然是被惯着的那个,临淮王对他,竟像宠孩子一般。

眼见着澄玉的脾气是越来越古怪了。

说句不敬的话,贾敏有时也会埋怨他,竟把澄玉养成了如今这副无法无天的模样。

二人说着话,外头传话,让姑太太去老太太那里一趟。

第39章 母女争辩

贾母让贾敏过来不为其他。

贾元春让人递了信出来,信中自是报喜不报忧,只是最后几句,让贾母有些犹豫。

贾元春想让她母亲从佛堂出来。

要不说贾元春是贾母一手教导出来的嫡长孙女,她对贾母的了解,就连贾敏都比不上。

贾敏出嫁前,得荣国公的教导最多,而贾元春是由贾母一手教养长大。

贾母对她寄予厚望,同时也掺杂着些许愧疚。

但是当时荣国公已去,贾家眼看着就要走下坡路,贾母一力支撑着偌大的贾府,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只知玩乐不知上进,一个迂腐死板不知变通,贾母知道他们没有那个本事,带领贾家重回国公爷在时的荣光。

但是贾元春让她看到了希望。

这个正月初一出生的孙女,自小聪慧过人,贾母将她养在身边,悉心教导,并在合适的时机将其送入宫中。

这些年,贾元春从一个普通的宫女,做到御书房女史,贾母知道她尽力了。

这些年,元春为了贾家,在那个深宫大院中苦苦挣扎,贾母不想驳了她的请求。

贾敏沉默着,“可那王氏所做之事,不仅毫无身为长辈的慈爱之心,甚至冒犯了王爷,若是王爷得知贾家只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元春在宫中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

贾母叹气,“我也是知道的,可是我总是不忍心让元春失望,当年她那么小的年纪,为了贾家的往后,我狠心将她送到宫中......”

贾敏嘴角勉强勾了勾,“所以呢?母亲打算如何?”

贾母自然是想让澄玉出面,可是这话说出来太直白,恐怕伤了母女亲情。

贾敏眸光黯淡,神色也有些难看,她心中已然有了答案,但是仍抱着最后一丝幻想。

同样姓贾,难道她这个女儿,就不值得母亲心疼吗?

她身子不好,这么多年了才只得了这一双儿女,母亲也不是不知。

她为了保住这双儿女,怀胎时喝了多少药,受了多少罪,生澄玉时险些一尸两命。

王氏何其阴毒,她想毁掉的,不仅是澄玉的名声,她还想要澄玉的命。

若是圣上将谣言当真了,难保不会为了临淮王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