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禧没说想,也没说不想。

她搂住他的脖子,呢喃道:“关灯好不好?我困了。”

*

次日清晨,四合院的青砖黛瓦间还萦绕着夜露的湿意。晨光穿过湘妃竹的缝隙,在鹅卵石小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宋禧绕过影壁,指尖拨开沾着露珠的竹叶,惊起一只栖息的画眉。

宋韫玉周末空闲,正在院子里烫盏煮茶。红泥小火炉上的铁壶冒着袅袅白雾,与院中的晨霭交融。

她的习性较为老旧,比起参加贵妇茶话会,更喜欢在家里喝茶、看书、写上几幅字画,身上萦绕着一种离群索居的淡泊宁静。

“姑姑。”宋禧在姑姑对面的石凳坐下,随手将手机搁在一旁的太湖石上。

宋韫玉抬眼看她,手中的汝窑天青釉茶盖轻轻敲击杯沿:“最近不忙了?”

“还行,项目总算步入正轨。”宋禧接过茶杯,白毫银针的清香沁入心脾。

她抿了口茶,眼尾微挑,“怎么,嫌我打扰您清修了?”

“我巴不得你经常有空。”宋韫玉轻笑,腕间的翡翠镯子碰在茶盘上叮咚作响,“你觉得顾北潇这人怎么样?”

“不熟,不了解。”宋禧指尖摩挲着杯沿,“就说过几句话。”

“顾家在京都根基深厚,是不错的姻亲。”宋韫玉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你抽空和他见一面?”

“我和顾北潇?”宋禧颇为意外,“顾家就算想联姻,也该找赵家正经的小姐,怎么轮得到我?”

赵宗廷当年能娶宋韫玉,是因为他先娶了赵砚森的母亲,获得了肖家的支持,仕途大涨,稳固了地位。

否则,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哪能走得长远?

按理来说,顾家就算想与赵家联姻也不会找她,她一不姓赵,二在赵家的地位不高。

宋禧抿唇,下意识想搬出赵砚森当挡箭牌:“我哥都还没结婚,我急什么……”

宋韫玉打断她:“你哥的婚事,老夫人自有安排。”

“北潇一表人才,年纪虽比你大些,但稳重,能照顾你。”宋韫玉神色未变,淡淡道。

茶香氤氲,晨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

石桌上摆着几碟精致的点心和水果,不远处,赵承宥正端坐在长桌前练字,手握着毛笔,一笔一划,格外认真。

宋禧收回目光,语气轻快:“姑姑,我又不是小孩子,哪需要人照顾?”

宋韫玉静静看着她,忽而一笑:“在姑姑眼里,你永远都是孩子。”

她顿了顿,眸光略深,“还是说……你有喜欢的男生了?”

第144章 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5)

“我目前没有想要结婚的人。”宋禧轻声说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茶杯的边缘。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素净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有喜欢的人也不要紧。年轻的时候,谁没爱错过人呢?男女情爱,说到底不过是人生一场体验罢了。”

宋韫玉握住宋禧的手,声音温柔得像春日里融化的雪水,“好孩子,姑姑只盼着你好。再喜欢一个人,也别忘了自己的前程。在爱情里,要守住三分清醒,不要失去自我,懂得保护好自己,知道吗?”

宋禧望着姑姑眼角细密的纹路,兀地想起小时候发烧,是姑姑整夜不眠地守着她,用冰毛巾一遍遍擦拭她滚烫的额头。

她喉头微哽:“我知道了,姑姑。”

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评判,她这几年吃的苦,都不能与姑姑待她的好相提并论。

爸妈去世后,姑姑原本有个即将结婚的男朋友,但两人在抚养她方面起了争执。

姑姑果断分手,并扬言:“不喜欢我侄女的男人,不配当我丈夫。”

这些年嫁进赵家,姑姑应接不暇,没时间管她,但她始终理解姑姑。

姑姑是世上最爱自己的人。

也是她唯一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