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5 / 6)

人再屋子里望着天空喃喃自语,若不是阿玉心里清楚,只是大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和天上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祖宗们交流,估计这时候他就该去给大伯下一剂蒙汗药冷静一下了。

在大伯的眼里,自家侄子,没有先生,没有读书,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学了这么多的本事,会医术,如今又要去科考,简直就是神迹了,这样的神迹,他想不出是怎么出现的,他自然不懂什么穿越,什么灵魂转换,更不明白其他的现代化词语,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祖宗显灵了,这是老秦家要发达的迹象,除了这个还能说什么呢!看看那些跟着阿玉学认字的人,不管是大是小,一个个的,到了如今能看的懂账册,能算清楚银钱,他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这个时候,侄子居然一个大跨步,要考试了,虽然他不知道到底侄子能不能考上,可是能去考试,这就已经是个奇迹了。不是吗!

想想那些老爷,想想当初在扬州这个大城市里那些士子的地位,他就是一阵的激动,就是大伯娘这个时候也兴奋异常,她的小儿子可是跟着阿玉学的,若是阿玉能考上,哪怕是个童生,那么也就是说,自家儿子以后也有这样的机会了不是!这可是不单单是脱离文盲啊!是进一步往上爬的希望,这样的一个希望简直就是带动了整个家的活力。

对于读书人最大的支持,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各自做着自己认为最该做的事情,比如孩子们一个个都被带离了阿玉的身边,不让这些不懂事的小孩子打扰到阿玉,还有所有的活计都远离阿玉而去,无论是打猎还是其他,都有别人抢着干了,他们总是用一种充满着希望的眼神看着阿玉,希望阿玉能带给他们新的荣耀。

丐帮做事情很利索,当然这和阿玉一张一千两银票不无关系,拿着银子砸下去,很快什么秀才的作保,什么五人联保全解决了,银子就是好东西啊!拿着银子开道几乎没有什么阻力,这个小宝的世界里,这个是最明显的特征,阿玉自然不会放过,就在小宝娘出嫁一个月后,正好是一次童生试,万众瞩目中,阿玉离开了村子,慢慢的到了县城,开始了他在这个世界的科举。

对于一个四书五经学了几辈子,考试已经考到过举人的久经战阵的人来说,县试简直就是弱爆了,没有任何的挑战性,截搭题,填空题,阿玉几乎闭着眼睛都能做完,不过他总算还知道什么叫做低调,不紧不慢的在中间交了卷,他不指望自己当什么案首,也不想当什么案首,没有必要啊!而且还危险,就他一个都没有蒙师的家伙,要是真的考上了案首,这才是逆天的大事,说不得还有人以为是舞弊,然后追根究底,最终只怕自己的老底都要让人翻上几回,到时候自己怎么认字的,怎么读书的?这都没法子解释,毕竟这考试书籍他可是到了最近才全部买齐全的,这说出去谁信?搞不好还容易暴露自己托了丐帮砸银子的事情。

阿玉很淡定,默默的在县城客栈等着消息,童子试五十取一到七十取一不等,看着今天这人数,估计自己运气不错,人不算太大,基本五十取一没有,六十取一也有了,算是平和的,他盘算过了,自己只要过了就成,只要有了参加府试的资格就够了,四月去一趟府城滁州就成了,至于乡试,自己好像要去合肥,自家挑的这个地方,算起来是属于安微的最东面。从考试角度说,自己选的还真是不赖,正好避过了江苏,浙江这两个科考死亡组,选了相对好考些的省份,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县试出成绩很快,不过是第三天,大大的榜单就出来了,不出阿玉所料,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榜单上,不过不是他以为的中间,而是第十名,这让他有些诧异,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虽然自己留了手,按照当初第一次县试时相对中等的水平做卷子,不过这里是安徽,不是山东,要知道山东可是孔孟之乡,那里文风鼎盛,考试相对也难一些,这教育水平有差距,这名次自然也就有了不同。

阿玉顾不上边上跟着来看成绩的大郎欢喜的大吼大叫的闹腾,开始想着自己在府试中该拿出几分水平的问题了,至于秀才,这个很难吗?在这清朝初年的时候,大量的文人世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