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见面第一件事就是拿出鼻烟壶来互相攀比炫耀。

有两句话可以清晰的折射出清代八旗子弟的日常生活:

第一句,贝勒爷三件宝:核桃、扳指、笼中鸟;第二句,贝勒爷起早三件事:听戏、品茶、闻鼻烟。

闻鼻烟所用的鼻烟壶就是八旗子弟的赏玩的精巧物件之一。

有的八旗子弟甚至每日更换一种材料的烟壶,今天玛瑙的,明天翡翠的,后天和田玉的;又或者按每月的日序,按照数量更换鸟虫的数目,以此来彰显身份。②

正因为如此,这些摊贩售卖鼻烟壶都要提一嘴八旗子弟,以此来证明这件东西是真品、精品。

满清贵族手里把玩的,能是不值钱的货色吗?

嗯,都是套路罢了。

鼻烟壶的种类和材质多样,辨别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懂得各方面的知识。加上现代的有些仿制品技艺精湛,几可乱真,在这上面上当受骗的不计其数。

云舟对鼻烟壶没有太多了解,但他见过云父收藏的真品,所以很容易便判断出手里这只鼻烟壶是假的。无论是从瓷质、颜色、画工还是风格,都与真品相去甚远,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就说最上面的壶盖吧,宫廷御制一般都是镀金材质,极尽奢华,现代工艺可舍不得用。

他将手中这只鼻烟壶放下,拿起了另外一只内画鼻烟壶,仔细观察起来。

内画鼻烟壶出现于清嘉庆末年道光初期,到了清光绪年间,内画壶工艺达到了鼎盛时期。

它是采用特制的钩型毛笔或钩型竹笔蘸取国画颜料,在口小如豆的方寸壶内壁反手作画而成,十分考验工艺。③

艺术家作画时,要求凝神静气,将力道完全集中在手腕之上,最重要的是,落笔无悔。因内壁无法修改,故要求一次完成,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瑕疵都可能导致整个作品从头再来。

目前,内画鼻烟壶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