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期盼这些手艺能传承下去,同时也丰富了文创产品,达成双赢。

**

7月份,经国家文化与旅游部讨论,古陶瓷‘无痕修复’技艺正是列入华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舟为该项目的国家级非遗唯一传承人。

通知下发后,全国的文物修复师都记住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

他是华国最小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以23岁的年纪,将早已失传的无痕修复技艺完全传承下来,意义重大!

冯大师内心感慨万千。

他生前没有做到的事,云舟帮他做到了,鬼生无憾。

他用干瘦的手拍了拍徒弟的肩膀,“替我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云舟笑着点头。

此时的青年除了修复国家一级文物外,同时在整理瓷器修复的笔记。

上次还是五本,现在已经有六本了,里面几乎涵盖了所有‘无痕修复’的内容,具体到每一个纹饰、每一点配色,极为详尽。

这版稿子记录得有些潦草,他将其扫描进电脑之后,将其中的重点梳理出来,分成上下两册,转换成电脑文字版本。

这样一边记录一边整理就到了10月份。

11月初,J士得秋拍预展中展出的瓷器得到了藏品界的一致瞩目。

只因瓷器拍卖图录中的封面是华国的国宝级文物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其口沿处有一小部分破损,是一件残器。

即使如此,也无法磨灭它作为元青花人物图的价值以及国宝级重器的价值。

国家文物局迅速追踪藏品来源,确认并非非法掠夺,而是几十年前外国古董商从中国商人手中购得。

那时国内盗墓贼猖獗,有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这件瓷器的意义重大,务必要在拍卖场将其拿下。

不仅是国家文物局,国内的爱国人士和收藏家们纷纷行动起来,于11月下旬前往Y国J士得总部拍卖行。

云舟和杜老爷子也在其列。

杜老爷子年纪大了,不方便出国,两人约定随时保持电话联系,必要时杜老爷子会以电话委托的形式进行竞拍。

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云舟便开始盘点自己的资产。

原本的资产为5000万左右,在缅国赌石净赚一个亿有余,其中三分之一投入股票,三分之一投资房产,另外的部分用来理财。

5000万的股票在三年多的时间内翻了近四倍,理财部分每年增长12%-15%,房产为固定资产,合计可动用资金为2.6亿。

然而股票不可能一下子卖掉,只能慢慢出售,预计两周时间能回笼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可动用资金最高为1.7亿。

除此之外,近一年来博物馆的利润超过了1.8亿,他与杜老爷子五五分成,每人有9000万的收入。

2.6亿的资产,应该足够了。

这样他就不必动用那块龙石种满绿翡翠和剩余的毛料,如果实在不够,拍卖之后有35天的付款周期,他绝对能够付齐。

云舟放下了心,准备前往Y国。

J士得的‘华国瓷器及工艺精品’在秋拍第二天的夜场。

在这两天内,云舟看到了很多略微熟悉的面孔,均为国内知名的收藏家和企业家,不过大多是一面之缘,只有浅浅的印象。

国家文物局的姚处长和张主任也来到了现场,两人眉头紧锁、神色凝重,看来形式不容乐观。

元青花一直是收藏的热门,现存一共300余件,尤其是人物图,更是弥足珍贵。

想必世界各地的收藏家都不想错过这次机会,竞争一定会非常激烈。

很快,就到了晚上7点的夜场。

前面的几件瓷器无人顾及,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最后的元青花梅瓶。

云舟深吸一口气,也跟着紧张起来。

“本次专场的最后一件,也是这次拍卖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