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了厂长副厂长,吴主任将来意一说,服装厂厂长立即让人腾出两台缝纫机,让罗钰教她们怎么拼碎布头,书包就归这两人做了。

至于衣服就简单了,不过才五十来件,也就一天的活儿,大家加个班就能完成了。

拼碎布头简单,但要拼的好看却不容易,罗钰干脆让两人拼出个图案来,比如小兔子小猫小狗之类的,这样看着好看,小朋友也喜欢。

罗钰教完后也没闲着,拎着半袋碎布头回了家,一坐就是一整天。

席二姑也跟着在家里帮忙,她做的没有罗钰多,但总比没有强,有点是点。

晚上王姐也来了。

“文具盒的数量凑够了,有几个是正品,贵是贵了点,但上面说了,不要工业票了,直接交钱就行。

书包是真没有,总共凑出来五个,至于本子也不太多,我建议你买正品吧。

另外彩色蜡笔和铅笔数量也不多,蜡笔两人使一套够了,铅笑也就一人一支。”

罗钰听完点点头,“也行,我不差那点钱,不行就再往里添点钱。”

两人说完后王姐就走了,第二天,罗钰签到时居然签出了十套彩色蜡笔,但罗钰暂时不敢拿出来,没法解释来源。

最后罗钰还是出去溜达了一圈,说是从其他百货商店买来的正品,但她没带那么多钱,就没买那么多。

今天要上班,罗钰忙着捐助的事儿,又和单位请了一天假,结果这事儿闹的郝矿长都知道了,大笔一挥,又给了她三天假期,让她务必将此事办好,有什么困难和矿上说,矿上会全力支持她。

由于买的东西比较多,还得付给街道服装厂手工费,罗钰的钱没意外地花超了。

许主任得知后立即向上汇报,结果下午就开始了全矿捐款。

每个人捐的不用太多,一毛两毛就行,毕竟矿上职工可不少,一人一毛两毛的也能凑出不少钱出来。

第三天罗钰就收到了捐款,总共两千三百八十四块七毛,许主任自掏腰包给凑成了两千四百块钱。

这么多钱到手,罗钰立马给许主任写了收条,然后开始列账。

加上自己原本拿出来的三百块钱,总共两千七百块钱,罗钰将所花费的钱明明白白地记上,其中还包括她签到的十套蜡笔。

有了钱,蜡笔也不用省着了,立即将蜡笔补齐,顺便还买了铅笔橡皮和本子,争取做到一个孩子十支铅笔一个橡皮十个本子。

紧接着罗钰又拜托王姐联系了百货商店,再次购入瑕疵布,送到服装厂做成衣,让每个孩子能有两套衣服换着穿。

等做完这些,罗钰又有些后悔了。

这不没事儿给自己找事干嘛?有这时间干点啥不好?躺着他不舒服吗?

可事情都做了,再后悔也得坚持下去,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后来买文具没花多少钱,服装厂那边的手工费留出来后还剩下不少,罗钰又跑了趟百货商店,全圆了里面的瑕疵品搪瓷脸盆,让孩子们能洗脸洗脚分开用,讲究卫生。

衣服有了,没有鞋也不行,罗钰又找上了许主任。

许主任一脸的为难。

“衣服还好说,有吴主任在就行,这鞋嘛,咱们市鞋厂我也不认识人啊!”

罗钰微微皱眉,“要不,主任你帮我问问别人呢?郝矿长那里和常书记呢?他们会不会认识一两个?”

许主任想了想,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郝矿长那里没打听到,倒是常书记说他认识市鞋厂的书记。

这下好了,能联系到鞋厂的人就行。

鞋厂离矿上太远,罗钰不方便过去,常书记干脆让小车班的人送他过去亲自和鞋厂的人商谈。

由于需要的量不多,光是鞋厂里的瑕疵品就差不多用了,鞋厂那边知道是为了做好事儿,给孤儿院的孩子们送去,又砍了一半价钱给罗钰。

衣服鞋子文具基本都有了,罗钰放下心,最后一天安心在家做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