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知道,你跟我们来!”

俩人和个猴子似的,在前面上蹿下跳的领着路。

姜婧雪和岳珂琪跟着她们往小渔村的方向走去。

“牛大夫!姜大夫找你!”

隔了很远,两人就开始喊起来了。

牛大夫听到,赶紧从屋子里出来了。

“姜大夫,哎呀,真是好久不见了!快请进,快请进!”

再次见到姜婧雪,牛大夫显得很激动。

“行了,你们快去玩吧。”

姜婧雪将两人打发走,跟着牛大夫进了屋。

“姜大夫,您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儿来?我还得好好谢谢你之前教我的针法,让我医术长进不少!”

“过来谈工作,正好碰到了那两个孩子,就顺便过来坐坐。我就是想来问问,牛大夫,那两个孩子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牛大夫轻叹了一口气,开始讲两个人的遭遇。

在那场海啸中,二狗子的母亲和铁柱的父亲都没了。

二狗子的父亲娶了后妈。

后妈待二狗子不好,整天连饭都不给他吃饱。

铁柱呢,也好不到哪里去。

父亲没了之后,伯伯叔叔霸占了他们家的田地,他们母子过得很是凄惨。

“唉,都是可怜孩子,家里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让他们上学了,他们每天除了帮家里干干活,剩下时间就像个野孩子一样,在外面疯玩,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呀!”

第169章 资助穷苦孩子

牛大夫一脸担忧,他怕这两个孩子以后误入歧途。

可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大夫。

收入勉强够自己活着,就算想帮忙也是有心无力。

姜婧雪听到牛大夫的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和这些孩子相识一场,便是一种缘分。

她得想个办法,看怎么样才能够帮到他们。

一旁的岳珂琪有些不确定地开口。

“婧雪姐,你该不会是,想收养他们吧?”

“我已经有了盼盼,不合适再收养孩子了。再说,村子里可怜的孩子那么多,我不可能个个都收养到自己名下,归根到底还是得靠他们自己。”

姜婧雪话糙理不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与其收养他们,不如想个法子,让他们有个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能够混口饭吃。

姜婧雪上辈子还有个愿望,就是想办一个中医堂,将中医发扬光大。

改革开放之后,西医逐渐成了主流。

中医受打击太严重,她想保住中医的权威和地位。

姜婧雪脑海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

“要不这样吧,牛大夫,你以后教这些家境不好的孩子学中医怎么样?只要这些孩子们想学,全都包吃包住,所有的费用我来承担。我每个月赞助你一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

牛大夫听到这个消息,又惊又喜。

“姜大夫,你说的是真的吗?”

“一个月一百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姜大夫,你这样会不会压力太大?不行不行,怎么能让你承担这么多!”

很多在城市工作的人,一个月工资也才几十块。

乡下收入那就更低了。

每个月一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足够养活十几个孩子。

牛大夫不想让姜婧雪背负那么多。

“每个月一百块钱我还是承担得起的。我现在有自己的工作,每个月都有不少的收入,这对我来说没什么压力。”

“而且,我也是有自己私心的。我计划以后办一个中医堂,这些孩子们跟着你学出来,以后直接到我的中医堂工作,也省得我再招人。”

牛大夫听得很激动。

“那敢情好!姜大夫,这些孩子以后能跟着你工作,是他们的福分!”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