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3)

记挂前?朝,如今得知安王继位,延续大?周龙脉,对其越发忠心耿耿。

刘赞派他来此镇守,亦是考虑到他对大?周的虔诚,才?会?派他来此。

不过?他亦深知此人虽忠心,但能力一般,若想阻止赵观的部队,还得从其他处下手,为了?此事他早已有了?计划,就?等着?赵观的人来,能不能拿下来,还要看他的本事了?。

陈维生自?金州一战后,如今已经升为虎贲郎将,得知赵观要拿京口粮仓一时,主动请缨,赵观与他从北地?之?战走过?来,对他十分信任,允他请求,派他与公孙俊二人一同前?往京口粮仓。

这公孙俊原是周士东麾下之?人,衡州一战中,被高照所擒,后归降与赵观麾下,心中正有立业建功之?心,领命与陈维生一同离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同一时间,赵观恐卢博会?派人拦截陈维生二人,便在两人离去后,命程瞻率兵,与白?板城下叫阵,卢博守城数日,得知夕口城与龙州之?事,心中气愤,只刘赞并无命令,是以一直闭城不出。

如今见他们?主动挑衅,早已安耐不住,亲自?率兵出城,与程瞻对上,鏖战半日,程瞻隐有不敌,带人后撤,这卢博见状,深觉机会?来到,带人追击,哪料方追出城外,却被人赵观带人从后方偷袭,卢博大?惊失色。

原是赵观一早就?与程瞻商量妥当,先有他佯装攻城,这卢博若是只在城下防守,便叫阵后撤退,若是卢博出城追及,便引他出城,再由赵观领人骑兵在后埋伏,两向夹击,迂回打击。

卢博见状,忙要带兵撤回白?板城中,只方逃入城门,见城墙上已经插着?赵观军中旗帜,方知为时已晚,只好带麾下从一侧太北山中绕到,狼狈逃回上京城。

此战赵观原不过?是为了?替京口粮仓之?战取得时机,未料卢博如此不堪一击,如此轻易就?丢下白?板城而?逃,此一战,越发增加了?关中拿下上京城的信心。

插旗一事,乃是江絮与林敬商量而?为,两人早在几日前?,就?已经混入了?白?板城中,见卢博追了?出去,便悄悄带人上了?城墙,城墙之?上,本就?只剩下些老弱残兵,他们?很轻易就?拿下,插上了?燕郡王的旗帜,方让卢博以为城中已经被燕郡王占领,弃城而?逃。

刘赞得知,亦不曾怪罪与卢博,只命他收拢剩余部众,安心守住上京城。

卢博大?为感动,自?觉他未曾选错主子,当初他不过?是细林军中小小兵士,因被刘赞选中,才?有如今的地?位,是以对他一直死心塌地?。

另一边,陈维生与公孙俊带兵攻打京口粮仓,陈维生农家出生,还曾经当过?山贼,如此身世,对公孙俊这样投诚之?人,自?然不会?有其他看法,两人俱是心思敏捷之?人,相处尚且融洽。

只京口粮仓一向易守难攻,这王宪早在二人到之?前?,就?已命人在粮仓附近挖好沟渠,又恐赵军在城下挖地?道偷袭,命人在城墙四周严加看守,并用糯米与京口搅拌,加固地?砖。

如此死守姿态,两人想私下进攻,难以成事,如今唯一的机会?便是正面出击,强行攻城,幸而?当时郡王亦考虑到此事,与他们?万余人马,比之?王宪手中八千余人,足以让他们?从正面进攻。

两人商议后,决定由公孙俊打先锋,强行带人攻城,陈维生从先绕到粮仓后方,以火攻制造骚乱,这本已经计划周全,岂料还未等攻城,白?板城中突然传来消息。

原与公孙俊一同投降的张与突然带人逃入上京城中,向刘赞俯首称臣,如此一来,连着?在京口粮仓的公孙俊亦地?位尴尬,军中连番提议,让赵观将公孙俊召回,囚困与白?板城中。

赵观细细斟酌后,与陈维生去信,信中道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张与所为与公孙俊无关,命其依旧与公孙俊合力攻下粮仓,以证明其清白?。

陈维生自?来听命赵观,他既说无事,陈维生并无异议,他唤公孙俊入帐内,将燕郡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