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就从种棉花开始说,从棉花的品种说到棉桃的好坏,纱线的品质,织机的性能,中午知府太太都没放她走,留她在家里吃的饭。知府大人便留裴县尊在前头用饭,今天裴县尊过来也说了说明年县里的规划,县城的路不大好,得修一修。还有城墙也有破损,更得修一修。
知府大人对裴县尊治理县城的精神还是提出表扬与鼓励,问了问县城冬天的情况,还有就是县城收棉花的事。这事知府太太都知道了,知府大人没有不明白的理。裴如玉如实说了,“内子以前在老家就爱织布,到北疆来也改不了的习惯,办了个织布作坊。招了几个妇人织布,平常有卖棉花的人过来,县里冬天也热闹一些,再者,卖了布还能纳些商税。大人也知道我们月湾县,平时百姓多以种田放牧为生,日子过的很贫瘠。我看月湾百姓于纺织之事不大熟悉,先让他们学一学,以后倘能传扬开来,月湾离新伊近,新伊常有客商采买各类货物,棉布也是一项不小的贸易。倘能由此致富一方,也是一件好事。”
待妻子那里传话来说留饭,知府大人也就留裴县尊用午饭,待裴县尊告辞而去,知府大人晚上回内宅,才知道人家月湾县这么有底气的收棉花果然是有人家的道理,知府太太把白木香拿来的木香布给丈夫细瞧一回,“先时家里来说,大嫂还特意送了我半匹木香布,说是今年帝都新时兴起来的,宫里都选为贡品的布。就是裴太太织的!”
“倒是个手巧的妇人。”
“不只是织布,织这布的织机也是人家自己改过的,以前哪见过这样好的料子。”
知府大人浓眉一挑,“还会改织机?”
“裴老相爷挑嫡长孙媳的眼光,这能有差?”知府太太笑着感慨一句,把这料子让丫环收起来,想着年前做新衣有些赶,年后一定用这新料子做两身新衣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