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问傻了,随后就是冷汗涔涔。
不难?呵呵,她真是天真啊。
茶水点心不是随便弄的,得要考虑到来上课的姑娘们的喜好,当然,这事儿不能直接问,得安排口齿灵利的丫环去跟那些姑娘们的丫环套近乎打探。
桌椅陈设不是随便买买就行的,高矮材质得根据姑娘们的身高及习惯来,瞧,这又是得让人去打探的。闺学的布置也要尽量往清雅风致的方向去,裘家老爷生前是探花郎,怎么着也得弄出个书香门第的样子来,墙上挂的书画,架上摆的书籍,花几上插的花瓶,都有讲究,这又要考验裘怫的审美品味和裘家的底蕴。
只是这些,就已经让裘怫有种想逃的冲动的,但最最困难的还不在这里,而在林妈妈从苏氏那里讨过来的贴子,全是自从许嬷嬷到了裘家后,那些想蹭课的人家下的贴子,她要从这些贴子里,分析出哪些人家的要求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人家的要求不能接受,哪些人家的姑娘来闺学上课时,时辰必须错开,只因为她们家里相互之间不对付的。
就为了这个,裘怫就必须把这些人家的情况打听得清清楚楚,连她们家祖上八代有没有结过怨都得弄明白。简直就是一个头两个大,裘怫悔得跟什么似的,发誓以后再也不乱出主意了,她还是更适合当个木讷安静低调随分的裘二姑娘。
这就完事儿了?呵呵,太天真!
第一百八十二章布置
不知道是谁把许嬷嬷亲口点了裘怫管理闺学的事情给传了出去,不相干的人听了自然只是哈哈一笑,笑完了就抛到脑后了,可那些有心来上课的人家可就上心了,想让自家姑娘到许嬷嬷的手底下渡渡金,可不得通过这位裘二姑娘么,这是必须上竿子讨好的啊。
于是裘怫见天的就开始收礼,人来送礼的,不好不见吧,见了总要客气上几句吧,这一天下来,见个五六波人,时间就没了,她还怎么有工夫布置闺学,打听那些人家的祖宗八代有没有结过怨?
没奈何,只能熬夜干,一连几天下来,人都憔悴了,黑眼圈怎么遮都遮不住。想找长姐诉诉苦,结果长姐先来找她诉苦了,因为拐着弯儿想走裘慎的门路的人也不少,裘慎在容溪堂上课时都不知道被堵了多少回,烦得要命。
好吧,长姐这里没有指望了,那就找三妹去,结果裘怡的红眼儿病犯了,压根儿就不理她,偶尔开腔,都是挟枪带棒的,裘怫反而自讨了个没趣,心里头的那个郁闷就别提了。
至于自个儿屋里那两个丫环……裘怫捂了捂脸,一个温柔可人,眼里全是“我相信姑娘可以的”,一个两眼发亮,嘴里整天的咕囔“姑娘最能干了”,让裘怫想对她们倾倒苦水都不好意思。
罢了,拼了。
裘怫白天待客,晚上挑灯夜战,第一件事,先把那堆帖子按照家世高低以及与裘家的关系远近给分了类,然后列出一张名单,让黄得胜出去挨个儿打听。
为了方便裘怫筹办闺学,苏氏将黄得胜一家子都暂时交给裘怫使唤。黄得胜夫妻两个里外都是一把手,他们的儿子小允儿又是个机灵的,裘怫使唤起来,特别的得心应手。
黄得胜也是能干,人面也广,不过七八日,这份名单上的人家,就被他打听得七七八八,虽然是道听途说的居多,但裘怫心思细腻,又有过耳不忘的能力,过后慢慢的想,细细的捋,大体上就能摸到这些人家的几分底细。再由林妈妈帮着参谋指点,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斟酌再斟酌,她才终于最后确定了闺学学生的名单,拿着去向许嬷嬷报备。
许嬷嬷看了那份名单,倒是没什么异议,应了一声“可”,就让裘怫几乎哭出来,她这一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
名单确定之后,就是发闺学帖了,人家主动想入闺学,那是人家给裘家的脸面,裘家当然不能托大,这位面子得给人还回去,所以下帖请人家姑娘入学,以示礼重。反正是花花轿子人抬人,谁都不亏。
如今已近年尾,开学的日子就订在明年二月里,过了花朝节后的第五天。差不多还有整整三个月,足够裘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