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3 / 4)

当然太低,但詹事府是东宫属衙,能进去的,都是太子属臣,将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詹事府出身的官员明显起点就比其他官员要高,更容易得到重用和信任,更何况承恩侯世子还是太子的亲表弟,这前程肯定没说的。

许嬷嬷看了苏氏的脸色,便已经知道这是十分动心了,便又语气一转,道:“世子虽是样样都好,却有一样极不顺,便是他的亲事。”

“怎么说?”苏氏心中一凛,忍不住接了这话茬子。话一出口,便晓得自己有些急切了,不由得面上讪讪,忙低头抿了一口茶借以掩饰。

许嬷嬷照顾她的面子,只作没发现,将皇后和承恩侯夫人之间的分歧说了个分明。

苏氏一听,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怪不得承恩侯世子到了这个年纪,不说成婚,竟是连说亲都没有,原来根源在这儿呢,心道旁人都怕得罪了皇后,不敢与承恩侯府攀亲,裘家又怎么敢做那想头。

她才这样想着,不想许嬷嬷竟又话锋一转,道:“虽是皇后和承恩侯夫人相持不下,但世子毕竟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再不说亲怕是外头有些传言就难听了,不说皇后和侯夫人,就是世子自个儿心里也着急,求到了荣国公的头上,盼着荣国公给帮把手,想求一道赐婚的旨意,如此,皇后那边便没得话说,今儿我在宫中也遇着荣国公,还听荣国公说起这事儿,道是旨意已求了下来,只差往上头填名儿了。”

苏氏:“……”

她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说什么旨意都求下来了,只差往上头添名儿,这亲事能有那么容易?可是想着今日承恩侯夫人对裘慎格外青睐有加的样子,苏氏一颗心砰砰砰的跳。

这可是圣旨赐婚,倒是真不必担心得罪了皇后,毕竟谁都不能抗旨不遵不是。

第一百九十九章帖子

许嬷嬷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便起身告辞,苏氏还想让她帮着分析分析嫁入高门或是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究竟哪个更好,许嬷嬷却不肯再多说,只道:“婚嫁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汝之蜜糖,他之砒霜。”

说完,便自去了。

苏氏听了这话,却是呆了半晌,竟连送一送许嬷嬷也忘了,汝之蜜糖,他之砒霜,这话真真是至理名言,高门有高门的好处,寻常人家也有寻常人家的乐处,高门有高门的种种难处,寻常人家也有寻常人家的麻烦,端只看选择罢了,但只要心中情愿,什么难处,什么麻烦,便都是可以过去的坎儿,若是心中不情愿,什么好处,什么乐处,便通通都是不如意之处。

所以这事儿,最终还是要看裘慎自己的选择。许嬷嬷的一席话,竟教苏氏悟出了这个道理,一时也哭笑不得,从来儿女之事,父母做主,怎么到了她这里,竟是要女儿自己拿主意,这也是……但终归还是要裘慎自己情愿才好。

虽是存了这样的念头,不过苏氏也没着急,许嬷嬷没给她出什么有用的主意,但却教苏氏的心稳了下来,总归承恩侯夫人那里只是暗示,并没有挑明什么,再者,腊月里不说亲,就算承恩侯夫人要挑明,恐怕也是来年的事儿,倒是这段时间,她可以再仔细考虑考虑,然后探探裘慎的话风儿。

到了晚间,厨下果然治出一席桌面来,苏氏教人烫了一壶杏花酿,与许嬷嬷喝了两盅儿,倒也尽兴。只裘慎姐妹仨个不许吃酒,只给她们煮杏仁露,就着席面吃了一碗,然后便端了粥上来,却是郑秀送来的和许嬷嬷带过来的都上了桌,前者出自广安寺,用料实在,口味也调得正好,吃起来很是不错,而后者……一言难尽。

想也知道,郑秀一个五谷不分的家伙,能煮出什么好口味的粥来,能煮熟就不错了,之所以让人一言难尽,是因为里头的用料,都是最顶级的,外头想买也买不着的,全让他糟蹋了。

那家伙是怎么想到要自己煮粥的?作为一个厨工爱好者,裘怫真心瞧不上这种暴殄天物的浪费行为,对郑秀腹诽了又腹诽,只脸上不好表现出来,心里暗暗盘算,若有机会,她定要煮上一锅粥给他送去,瞧他脸红不脸红。

只是许嬷嬷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