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那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的,估摸着等荣国公要说亲的时候,那场面可能堪比皇子选妃,甚至指不定还能更隆重一点,裘家?哈哈,借裘家女一双翅膀都飞不上那高枝儿去。不像承恩侯世子,那是早就放出风声,世子夫人不会在权贵门第里挑,承恩侯夫人对儿媳妇的要求就只有两条,一条是家世清白,一条是品行德貌配得上自己的儿子。
这要求简直是低得不能再低了,为了不让儿子尚公主,承恩侯夫人也是够拼了。好吧,这一点虽然人人清楚,却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不然,皇后的脸往哪儿搁。
宫里的消息比外头的要慢一些,皇后是在用快要到晚膳时间才收到消息,当场就变了脸色。不过当了多年的后宫之主,皇后的养气工夫也是了得,让人端了盏茶来,吃过半盏,那脸色就又恢复了寻常。
“那裘家是个什么来路?”
“四年前,前岭南知府裘一鸣病死在任上,其妻苏氏,出身忠毅伯府,领了女儿入京投奔娘家。”皇后身边的心腹宫女知喜答道。
皇后当场就冷笑一声,道:“一个小官之女,还丧父,也敢高攀本宫的侄儿。”
知喜垂了头,又道:“许嬷嬷如今就在裘家当教习嬷嬷,听说还打算办起闺学来。”
“哪个许嬷嬷?”皇后一时没想起来,顿一顿才反应过来,“尚仪女官?被荣国公接走的那个?”
“正是。”
“怎么去了裘家?”
虽然许嬷嬷去了裘家还要办闺学的事情,在京中闹出不小的动静,不过这等子事还到不了皇后的眼里,何况皇后也不像皇帝、太后那样关注郑秀,只知道郑秀要走了许嬷嬷,但并不关注之后许嬷嬷又去了哪里。皇后要操心的事情多了,不可能什么屁大的事都要一一知晓。
第二百零九章斗气
知喜倒是事先都打听清楚了,皇后一问,她立刻就答道:“荣国公与忠毅伯世子交好,裘夫人当时正好要找教习嬷嬷,忠毅伯世子多嘴,跟荣国公提了一句,于是许嬷嬷就去了裘府。”
“裘家女倒是有些运气,能得尚仪女官的教导,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皇后的语气缓和了些,但这并不表示她能看得上裘家女。她那个弟妹,脑子整日里都不知道在想什么,就算不想让儿子尚主,那也该挑个系出名门的贵女,一个知府之女,怎么配得上侄儿。
说到底,皇后眼里看的还是权势,哪怕裘家女有尚仪女官教导,在德行教养上甚至能跟公主、郡主比肩,可家世摆在那里,不行就是不行。如果是老忠毅伯还在世的时候,皇后也就捏着鼻子认了,好赖,当时的忠毅伯府手里掌着兵权,算得上是一股势力,但如今的伯府,仅有两个男人出仕,还混得不上不下的,真心屁都不算,何况裘家女与伯府还隔了一层。
“明儿宣承恩侯夫人入宫。”
皇后觉得她应该跟自己那个不知所谓的弟妹再详谈一次,能谈拢最好,谈不拢的话,她的目光沉了沉,一个小官之女,要对付太容易了,随便安排点什么,就能坏了她的名节。不过这样做,只怕侄儿会怨她,倒是不值得,也罢,若是侄儿真瞧得中她,纳回来当个妾倒是不妨事。
知喜应了一声,派人去传话,不想传话的人还没有出宫,承恩侯夫人已经在宫外递了牌子。
皇后大怒,道:“都这个时候了,她还要进宫,就这么迫不及待不成?不见!”
其实皇后误会了,承恩侯夫人这个时间还来求见,不是为了陆晔的婚事,而是为了郑秀。
这话还得往前面说,当日承恩侯夫人送客之后,宁远侯夫人理所当然的厚着脸皮没走,等别的客人都走光了,她才跟承恩侯夫人道明来意。
宁远侯夫人今日,是来请承恩侯夫人帮着打点皇后的,也不知道宁远侯夫人从哪里得来消息,知道皇帝打算在明年花朝节的时候,给郑秀相看。太后年纪大了,近些年根本就不出宫一步,以皇帝对郑秀的重视,只怕是由皇后亲自出面相看,所以宁远侯夫人是打算走皇后的门路,给自家的女儿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