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3)

再者,形势比人强,许嬷嬷是什么身份,正儿八经的女官,也不是她想打包就能打包的,所谓的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许嬷嬷背后靠山还硬,除非她自己想走,否则,苏氏还真不敢开口请她走人。

而这还不是最让苏氏头疼的,最最让她头疼的,是伯府来人,让她得了空带着裘慎过去一趟,说是太夫人想外孙女了。

苏氏再清楚太夫人的心思不过的,心知太夫人必定会让她死巴着承恩侯府不放,哪怕是用些手段,也一定要让裘慎攀上这门亲,苏氏是真心不想听太夫人这些话,她愿意去攀承恩侯府这高枝儿,那是因为裘慎自己愿意,也是因为陆晔给她的印象确实不错,还因为承恩侯夫人瞧着也不是那等刻薄之人,想来也不会做出磋磨儿媳的行为,三个原因加一块儿,才是苏氏动心的原因,绝对不是奔着侯府的荣华富贵去的,可太夫人那心思,却都不知偏到了哪里去,实在是让性情方正刚直的苏氏看不过眼。

但没有办法,那是她亲娘,不能不去,于是就在许嬷嬷回了荣国公府的同一日,苏氏带着裘慎去了伯府,裘家就剩下裘怫、裘怡姐儿俩,少不得又共同当了一次家。

不过这一回,裘怫没再压制着裘怡,由着这个妹妹真正当了一天的家,她则是忙着欣赏华征送的十二月花神笺呢,然后顺手把这些花都描成了花样子,赶着绣出一套十二月花神帕和一套十二月花神香囊。

虽然这些花神笺不全是华征的手笔,不过陆晔的丹青造诣只是稍逊半分,如果画的是全幅,大概能看出这半分的差距,但画花笺这种连小品都算不上的花枝嫩叶,那绝对是没有差距的,所以在裘怫的眼中,这十二月花神笺张张都可称精品,枝花片叶,都极俱神韵,当成绣样是再好不过的。或者说,就是可遇不可求。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赶着绣完一套,她给母亲和姐妹各留了两张帕子、两只香囊当作新年礼,然后给许嬷嬷、宁嬷嬷、陈嬷嬷、叶嬷嬷、郭妍和卫萱各送了一帕一香囊。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却说苏氏带着裘慎到了伯府,就见久卧病榻的太夫人居然能坐在小花厅里了,瞧着精神头儿极好,脸上的病容没有消了十成,也去了七八分。苏氏沉着心情不由得松快了几分,不管怎么说,母亲身体好转,她做为女儿,总是高兴的。

给太夫人请了安,苏氏和裘慎就在右下首坐了下来,两眼一转,却只见四夫人宁氏坐着,申氏和狄氏都不见人影,苏氏便也没问,只笑道:“时下正逢年节,家里事情多,许久没来探望母亲,见母亲大好,女儿也是欢喜。”

这是暗搓搓的告诉太夫人,家里事多,没什么大事就早点让她回去,千万就别提什么会让她们母女都不开心的事了,大年大节的,可不兴闹出不愉快来。

第二百一十三章反感

太夫人顿时让这个不识趣的女儿给气得胸闷,真是的,她巴巴的把人叫回来,就是想提点女儿几句,毕竟苏氏当年出嫁没多久就跟着裘一鸣远离京中,根本就没和承恩侯夫人打过交道,她还担心苏氏脾气刚硬,得罪了人,把外孙女的大好姻缘给毁了,结果苏氏这一来,一句话就顶得太夫人想翻白眼。

只是女儿不知她的苦心,太夫人却是不能不关照着女儿,当下忍了心中的不满,和颜悦色道:“晓得你忙,今儿便不留你用饭了,只为娘前日刚得了几样好东西,特地给你留了,特特的叫你来取。”

说着,太夫人一抬手,便让人搬出一堆的东西来。

最抢眼的是当然大块头的布料,都是成匹成匹的,颜色件件鲜亮,坐在旁边的宁氏一下子就看红了眼。这几匹布料,都是太夫人的老姐妹禄王妃给太夫人送的节礼,昨儿个刚送到,全都是宫里赏下来的贡料,其中那匹水红色的银波缎最是珍贵和稀罕,那缎子里织了银线,阳光下一照,银光闪烁,恰似湖中水波潋滟,因此得名叫银波缎。

“这几匹料子,给娇娇儿做衣裳,来年春日里穿正正好。”太夫人见众人的目光都被银波缎吸引,不由得眉眼含笑,好东西谁不喜欢呢。

苏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