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 / 3)

承恩侯夫人本是一语不发的看着裘慎应对,但皇后这话实在是过分了,顿时眉眼带肃的看向皇后,道:“娘娘,此话从何说起?”

皇后“呵呵”一声,不理她。

承恩侯夫人顿时来了气,正要争辩,裘慎却恐生枝节,忙道:“娘娘母仪天下,凤颜圣威,小女不过是凡尘俗子,心慕凤颜,诚惶诚恐,岂有不奉承之理,今日能有奉承娘娘的机会,亦是小女前世修福,三生有幸。”

这话圆得极好,理就是这个理儿,皇后身为一国之母,哪个女子见了她不得奉承她,若不奉承,那才是对皇后心中无敬,是冒犯。

承恩侯夫人见裘慎有这等急智,话儿又圆得漂亮,心下顿安,便又眼观鼻,鼻观心,随皇后作妖去了。

皇后被噎得无话可说,当下冷笑道:“好,好一个诚惶诚恐,你记着这四个字便好,日后莫要一时得意,就失了这份敬畏之心。”

说完,也懒得再搭理裘慎,摆摆手让身后的女官送上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然后就下了逐客令。

承恩侯夫人见皇后虽然没有好脸色,但到底给了裘慎赏赐,算是认可了这个准侄儿媳妇,心下长长透出一口气,也就不计较皇后的逐客令,带着裘慎行礼造退,出了凤辇。迎面冷风一吹,却是心中暗笑,任皇后再怎么不高兴,还不是得认了这门亲事,她再拧,又能拧得过皇帝去,自个儿也是关心则乱,才禁不住多想了。

她们这边出来,自然还有旁人上赶着要拜见皇后,只是皇后此时满心的不悦,哪里肯见,只让身边的女官出来说了几句场面话,安抚人心,然后凤辇就继续往前,追着龙辇去了。

倒是后面跟着的皇子、公主们的仪驾又停了片刻,因为有几家勋贵和他们沾着亲,带着故的,不停下来说句话场面上过不去,但也没有多说,只是一二句,然后就又追着凤辇去了。

这些勋贵们送走了皇子、公主们,再回过头来想恭喜一下承恩侯夫人时,却是早不见了人。

第二百四十七章落水

承恩侯夫人等一众已经回了雅间,皇后赏赐给裘慎的锦匣就摆在桌子上,苏氏面带喜色,对裘慎道:“还不快打开,让大家都瞧瞧皇后赏你什么好东西了。”

裘慎被众人围观,倒也落落大方,道:“皇后娘娘的赏赐,纵是一片纸,那也是心意。”

承恩侯夫人笑道:“瞧瞧,就是这张嘴,我原还当她是个不会说道的,可不想,在皇后跟前,她也能应答如流,处处滴水不漏的。裘夫人,我当真是佩服你教养女儿的本事了。”

她们这里还在说话,那边裘怡已经是耐不住好奇心,伸手打开了匣子,却见大红锦缎的衬托下,搁着一对剔透莹润的碧玉镯子,那镯身通体碧绿,澄净得宛如一汪春水,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宫中珍品。

旁人瞧着都好,但承恩侯夫人却皱了一下眉,暗忖皇后到底还是小气了,这小气,并非是说皇后出手不够大方,以这镯子的珍贵程度来说,那是妃位以上的嫔妃才有资格佩戴的,拿来赏赐给裘慎,绰绰有余。但这并不是最适合的见面礼,客气有余,亲近不足,按说裘慎还未及笄,若皇后真心认可她当侄儿媳妇,那么最合适的礼物,应该是簪子,哪怕这簪子不那么珍贵,也比镯子要适合得多,待到裘慎办及笄礼时,插上皇后赏赐的簪子,那才叫体面荣耀。

总之,归根结底一句话,皇后还是跟承恩侯夫人憋着气呢,死活都不肯让承恩侯夫人痛快。不过不管怎么说,儿子的亲事算是铁板钉钉了,剩下的,就是挑日子,请大媒,三书六礼这些程序一步步的办下来,也要一年半载的,到时候正能赶上裘慎及笄,办过及笄礼后,就能迎亲了。

承恩侯夫人越想越是高兴,差点儿当场就要让人去取黄历来,和苏氏一起挑日子,好在及时想起,一众小儿女们还在跟前呢,可不好当着她们的面办这事,于是索性就叫了酒席上来,痛痛快快的和未来亲家母喝上两盅。

不过苏氏却没法儿这么痛快,陪着承恩侯夫人喝过两盅后,就放下杯盏,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