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慎最是端庄不过,马车又不是卧房,稍有动静外头就能听得见,哪里好意思,连挣了几下都没挣脱,最后只能红着脸,由他去了,道:“你若有好的人选,便替三妹多留心着,她没什么心眼儿,最好也找个心思纯善些的。”
“非也非也。”陆晔与她耳鬓厮磨,只将唇贴到她的耳边,笑道,“依我看,未来的三妹夫还是多些心眼子为好,不然一对儿傻白甜,还不成日里给人算计了去,那你又得整日替他们操碎了心。”
裘慎:“……”
总之,从此之后,裘怡苦哈哈的日子就开始了,再没得闲工夫去找朱小八一起招猫逗狗乱钻乱窜了,这让闲着没事就往魏国公府跑的赵词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他都跑得这么勤了,还跟裘小三儿撞不着呢?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提了八宝斋一盒子点心去讨好朱小八,旁敲侧击的,又听了朱小八一肚子的抱怨,才终于搞明白,裘家三姑娘开始学着掌家了,还帮着她二姐一起打理闺学,整天累成了狗,都写信跟朱小八抱怨诉苦了不下十回,就是没功夫出来玩了。
赵词又想挠墙了,这裘家姑娘怎么比公主还难见一面,裘小三儿才多大年纪,竟然要学这么多东西,小姑娘家家的,没事儿吃喝玩乐,就跟朱小八这样的多好,那么累干什么啊?
不管这位赵二公子是怎么想的,反正,任他抓耳挠腮,也就只有盯着裘家大门看的份儿。其实依赵词的性子,并不是这么执着的人,他再小肚鸡肠,也不至于非跟个小姑娘过不去,多大点事儿,过去了就过去了呗。可每当他这么想的时候,裘小三儿的脸蛋儿就往他的脑海里窜,红扑扑,娇嫩嫩,还有那一声“赵二哥哥”,又甜又脆,赵词就又开始百爪挠心。
过去?怎么可能?他长这么大,就只在裘小三儿的手上吃了瘪,这怎么能过得去。他跟裘小三儿,没完没了。
时间就在赵词的咬牙切齿中流逝,十月来临,裘怫又长了一岁,整整满十二岁了,因裘家才嫁出去一个女儿,裘怫又是订了亲,所以苏氏这次并没有大办的意思,只打算自家人吃碗面就算了,裘怫本就不是爱热闹的性子,自然没有异议,但架不住伯府里的太夫人这回却特别的热心,说什么要替外孙女儿大办,又说什么裘家地方小摆不开,干脆就在伯府里办一场,请了京里许多的闺秀热闹热闹。
苏氏本想劝太夫人打消这念头,只防不住太夫人动作太快,这边才跟她提这事儿,那边连请柬都发出去了,还是打的苏氏贞静夫人的名义。木已成舟,苏氏就是不顾太夫人的脸面,也要顾着自己的名声,请柬都发出去了,哪里还有再跟人要回来的余地,那不是平白得罪人嘛,没奈何,只能咬牙应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斗法
结果裘怫这个生辰礼,热闹是热闹了,却热闹得过了头,太夫人请的何止是京中闺秀,连少年郎们都请了不少,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了,要知道,伯府里的女儿可不少,除了入了东宫的大姑娘苏启芳和出嫁的二姑娘苏元芳,剩下的全都还没说人家呢,尤其是三姑娘苏含芳,都眼看奔着十七去了,再不定下人家,到了十八岁就活生生熬成老姑娘,伯府要是出了个老姑娘,可不得笑死个人。
基本上是个人都瞧得出,太夫人哪里要给裘怫这个便宜外孙女儿办生辰礼,分明是要借这个机会,推销自家的女儿,尤其是苏含芳,简直都快恨嫁了。
于是少不得便有好事者要打听打听了,按说伯府这样的人家,在京中不上不下,大小也算个二流尾巴上的勋贵,府里的女儿,还是正房嫡出的,想高嫁不大容易,但门当户对的人家里寻摸,还是有挑捡的余地的,何至于拖到都快十七了,别说订亲,就连个相看对眼的都没有吗?莫不是这姑娘有什么缺陷?
伯府也不是铁桶,哪里经得住有心人的细打听,这一打听,可不就将伯夫人申氏和太夫人、还有三夫人小王氏之间的那一团官司给打听出来了,原来这伯府三姑娘不是有什么缺陷,也不是寻不着门当户对的好人家,而是通通都让伯夫人申氏给搅和了。
而申氏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