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2 / 3)

,这正是事不关己,关己则乱,裘怫向来是冷静自持的人,却在这事儿上,有些乱了分寸,想想自家长姐是过来人,便去信向裘慎讨教,该如何处置为好。

可裘慎还真没什么能教给裘怫的,她和陆晔之间,一直顺风顺水,虽说当初有皇后这个阻力,但承恩侯夫人一力扛下了,压力全然没有落到小俩口的头上,加上两人又志趣相合,日常相处顺顺当当,连嘴都没拌过,更别说有什么误会要解释的。

还能向谁讨教呢?嫡母吗?裘怫打了个哆嗦,果断的按下这个念头,嫡母与她的生父生母之间就是个结,随着生父生母的离世,这个结也就永远都打不开了,她去向嫡母讨教这种问题,只怕徒惹嫡母难过。

最后,裘怫只好垂头丧气的去了上善观,虽然至善娘子很毒舌,但也算是有经验的人。

“平日看你还算聪明,怎么这会儿就傻到家了。”

至善娘子果然没什么好话,斜着眼睛看着女孩儿,就像看一只洗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猪,再干净,再漂亮,也掩盖不了脑袋里的蠢。

裘怫被看得无地自容,却还得端着笑脸,稳如泰山的等着后面的话。

至善娘子瞧着她这模样儿,简直气得快要没脾气了,小姑娘没个性,太没个性了,感情这种事情上,她要是还这么软趴趴的,岂不是一辈子要被郑秀那小子吃得死死的,该硬的时候就得硬起来。

“解释?有什么好解释的,让那小子自己来跟你证明他比皮家的小子强,连这点自信都没有,他也配得上你?”

“误会?没本事的人才会误会,他要是真误会你,我想法子帮你退了亲事,另择良婿……”

裘怫:“……”

总之,这一天,她被至善娘子灌了一大通不能太顺着郑秀,该强硬的时候一定要强硬到底的道理,还让她脑子清楚点,以前关于裘家的流言都没有让她乱了分寸,如今一点小小的风言风语,就让她提心吊胆,可见她是犯了多大的蠢。

从上善观里出来的时候,裘怫的脑子都是混乱的,不过好在至善娘子的意思她是听懂了,就是不解释,他皮七哪里比得过郑秀,郑秀要是连这种风言风语都相信,这场亲事不要也罢。

也罢,就听至善娘子的,她该对郑秀有些信心。这样一想,裘怫的心里就安定多了,脑子也清明多了。在这种事上,她确实不宜多作解释,不过不解释不代表不能表明她的态度,所以她又给郑秀做了药膳,送进了荣国公府,一连月余,不曾间断。

待到皮秋阳订亲的消息传出来后,郑秀也终于又找到了机会和裘怫见了一面。

第四百一十七章 相会

那不是个什么好日子,那一天,正是郑秀生母刘氏的死忌日,他特地跟韩大将军请了一日的假,为刘氏做了一场法事,往年,这法事都是在广安寺做的,但如今,为了能有机会和裘怫见面,郑秀愣是把法事安排在流香庵,花了大笔的银子,让流香庵封庵一日,不接待其他香客,只接待郑秀一人。

司马昭之心……咳咳,严若庵主虽然是出家人,但显然也是懂得儿女事,很干脆的把庵里的姑子们都集中在观音殿里做法事,以方便郑秀去会佳人。

裘怫对郑秀这种行为,也不知该说什么,憋了半日,才道:“你也不怕对先建平侯夫人不敬!”

郑秀笑得只露出一口白牙,道:“母亲若是知道你是她的准儿媳妇,一准儿的只有高兴的,才不会怪我。”

裘怫脸色一红,转身从屋里捧出两卷经文,道:“一会儿,你给先建平侯夫人烧去。”

郑秀伸手接过,又笑道:“你该叫一声婆婆才是。”

裘怫没他脸皮厚,白了他一眼,面红耳赤的就想回屋去,却被郑秀眼明手快的扯住衣袖。

“咱们难得能见上一面,难道还要隔着墙说话?”

裘怫顿了顿,把衣袖从他手里抽出来,退开两步,微微侧身,道:“那你好好说话。”

“好好好……”郑秀答应得飞快,“二妹妹,你那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