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上了四五抬,尤其是朱小八,两人自和好之后,感情越发的亲密,单朱小八的添妆礼,都够装满一箱子了,只是在明面上裘怡的嫁妆不能越过两个姐姐,这多出来的四五抬,只好分散着塞进别的箱子里,真真是塞了个满满当当的,导致有两只箱子的箱盖都合不拢,不得不用红绸给扎紧,抬出去后,围观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嫁妆不仅是表面光鲜,内里是真实在啊。
嗯,这里头还不算裘怫私下里还给裘怡塞了两个铺子一个田庄和几百亩上等水田的压箱底,这都不算在嫁妆里,只是给裘怡傍身赚零花钱的。反正她如今在荣国公府独大,从自己的嫁妆里挑出一些贴给自己的亲妹子,连郑秀都管不着她,更没人能说她什么。事实上郑秀不仅没管,还比她更上心,嘴里嘀嘀咕咕说就该从公中出,裘怫不走公账,反而从自己的嫁妆里出,分明是还没把他当自己人,他好歹也是裘怡的亲姐夫不是,姐夫掏腰包给姨妹添私房,谁敢说一声不是。
裘怫直接给了他一个大白眼,这话也就是跟她面前说说,搁外头说去,名声还要不要了,碰上心思龌龊的,转天京里就该传出些姐夫和小姨子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了。
好吧,郑秀也知道这事儿其实是不能直接走公中,他也就是随口说说,表明一下他爱屋及乌把裘怡当亲妹子看待的态度,转头他就公中划了四间铺两个田庄和近两千亩的田契补进了裘怫的嫁妆里。自家夫人放了一回血,他身为夫君,当然有义务给添补上,翻着倍的填补。
这事儿后来让裘慎知道了,夫妻俩夜里说家常,不慎就说漏了嘴,玩笑似的让陆晔学着点。陆晔只有无奈苦笑,要说比起怎么讨媳妇儿欢心,他只有甘拜下风。没办法,人跟人不能比,陆晔实在拿出不这么大的手笔,只好隔日揣了点私房钱去银楼打了支自己亲手设计造型的玉簪子回来,逗自家媳妇儿开心了。
咳,话题扯远了,虽然说裘怡在嫁妆上没能引起热议,但是赵词还是很有实力的用十首催妆诗,成功的带起了一股热议风潮,没办法,人家一肚子的才情摆在这里,这催妆诗别提写得有多绝了,天知道后来京中有多少闺中女儿看了这十首诗,哭得有多厉害,以后她们的夫婿来迎娶时,写不出这么好的催妆诗,让她们怎么甘心出嫁哦。也就是碰上裘怡这么个眼空心大的,瞧不出里头的好来,不然,用不着十首,顶多三首诗,她就该急吼吼的要嫁了。
裘怡婚后一个月,平郡王府果然分了家,把赵词小夫妻俩个分出去单过,虽说他做为嫡次子,只能分到三成家产,但平郡王府并不是落魄宗室,历代平郡王妃又都是极善经营的,这些年下来,家产只有添的没有减的,纵然是分家,也不曾说家产越分越薄。
其余银钱、铺子田庄之类的不说,只说赵词分到了一栋五进大宅还是带园子的,这就够不少分量了,京中可是寸土寸金啊。再一个就是皇帝特别给面子,看在他和郑秀是连襟的份儿上,不仅赏了郡公的爵位,还特别赐下一座郡公府和金银、田庄不等。反正,随便这小俩口怎么造,这辈子的富贵闲人命是真不跑掉了。
只是等过了年关,来年一开春,北境边关告急,京中情势一下子又紧张起来。
去冬天气酷寒,冻死牛羊无数,蛮胡的日子果然是过不下去了,南下犯境,再不是之前几年的小打小闹,随后又有屠城的消息传来,据传,三皇子……不,庶人赵让就惨死在了蛮胡的铁蹄下,皇帝闻讯大怒,朝庭大举发兵,并命韩大将军领帅印,亲自前往北境平蛮灭胡。
郑秀身为韩大将军麾下一员小将,毫无疑问被韩大将军点了名随军,将他和他手底下的五百兵士编入了前锋营,皇帝想留人都被韩大将军给驳了回去,临战之时,韩大将军铁面无私,连他的亲孙子韩小六都跟郑秀一样,被编进了前锋营,皇帝要是实在想留下郑秀,那就直接把人从建章营调走,以后再想回到韩大将军的麾下,那是连门儿都没有。
皇帝没办法,只好把郑秀召入宫中,嗯,连同裘怫一起,他是拉不回这个外甥的心了,只希望裘怫能把郑秀留在京里,建功立业固然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