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还真是个两难的问题。姐妹仨年纪都不大,没见过什么场面,光是听苏氏描述,也不大能想像得出当时的情景,油洒在石子路上,明晃晃的太阳底下,那么明显的一块,怎么就会有人看不见,还一脚踩上去摔了个仰朝天?
好吧,现在不是深究这个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若当时她们处在苏启芳的位置,要怎么处理才能做得比苏启芳更好?
裘慎沉吟许久,率先道:“若我是大表姐,便不会离开二表姐一步,想来便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明知道苏元芳不是个能让人省心的,哪怕是挨足了白眼儿,她也不会离开苏元芳半步,若是两姐妹处在一块儿,纵是苏元芳没注意到地上有油,难道她还能注意不到?出门在外,女孩儿本就当时时留心,处处留意,一万个小心都还嫌不够,怎么能容许一时大意呢?
“答非所问。”苏氏笑着点了点裘慎的额头,她问的可不是这个。
裘慎理直气壮道:“女儿不必去想事后如何挽回处置,因为若是女儿在场,便绝不教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回答可够自信的,苏氏虽不满意,但却不能说错,因为防微杜渐才是正道,亡羊补牢纵是做得再好,也不会使受到的损失减少半分。
第七十三章自责
裘怫挺佩服裘慎的,真的,苏元芳的白眼儿可不是那么容易挨的,杀伤力真心很强,若没有强大的忍耐力,一个不留神就是当众上演一场姐妹不合的戏码,她很能理解当时苏启芳和苏含芳都躲得远远的行为,换成她,她也会离苏元芳远远的,毕竟,跟蠢货站在一块儿,很容易给别人留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错误印象。
“卿卿,你可有了想法?”苏氏的目光落在裘怫的脸上,这孩子眼里的佩服之意太明显了,倒让苏氏原本不是很满意裘慎的回答,此时却也满意了几分。
裘怫很坦率的摇了摇头,道:“回母亲的话,没有。”
苏氏错愕。
裘怫也学着裘慎的样子,理直气壮道:“因为女儿根本就不会碰上这样的事情。”
艳山园是她能去的吗?她有机会跟苏元芳走在一起吗?就算走在一起了,她也不能做到裘慎那样。
说真的,她能忍,但她忍的是嫡母,是嫡姐,还有自己的妹妹,因为是一家人,她才忍,忍了,是为了一家子更和睦,是为了能过得更舒服,更惬意,更无忧无烦。而苏元芳,她凭什么忍,当初在容溪堂,苏元芳不过是怼了裘慎几句,她就敢挑着裘慎给怼回去,她又怎么会像裘慎那样,做那种未雨绸缪的事情,说难听点,她不自己下手往石子路上洒油就算是她看在伯府待她们一家子还不错的份上记着人情了。
当然,这话不能对苏氏说,不然,只怕嫡母要被她给吓着,所以裘怫看着理直气壮的,其实只是在搪塞苏氏。
苏氏没察觉,但裘慎却瞪了裘怫一眼。
裘怫只能无奈的垂下眼帘,木着一张脸继续装老实。她家的嫡姐什么都好,就是太敏锐了。敏锐点也没什么不好,可问题是,长姐在别的方面不敏锐,就只对着她敏锐了,这可不教她沮丧么。
苏氏被噎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裘怫说得确实不错,她根本就没机会碰上这种事,别说她现在年纪还小,又在孝期,不可能出门走动,就算渐大了,又出了孝,只要苏氏不打算出门子,她就还是没什么机会出门走动,而苏氏就是出了门子,也没什么机会掺合到那种勋贵云集的场合中去,她会往来的,多是裘一鸣的故友旧交家中的女眷,只凭着有忠毅伯府这座靠山,那些人家也没人敢当众这么捉弄裘家的女儿。
所以裘怫的道理,听着没道理,仔细一想,却是大道理。
“燕燕,你呢?”苏氏只能期盼的看向裘怡,希望这个女儿能给她一些安慰,不然,她会觉得自己问了一个极蠢的问题。
裘怡大概是三姐妹里,唯一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以她的年纪和见识,当然想不到太稳妥的办法,只是循着本性,到苏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