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就马场受灾的事情,一连争吵了半个多月,有人认为此事必有猫腻,必要严查,有人认为灾情为重,还是赶紧想法儿补充战马,调运粮草赈灾,马场都损失成这副熊样儿,那灾民呢,不得更惨。也有人认为两者不冲突,可以同时进行嘛,一边调查马场受灾的情况,一边赈济灾民,结果,又有人跳出来说没有粮草。
等等,秋收的粮食都哪儿去了?这一又是一轮争吵,吵得离题十万里,也吵得延丰帝头痛不已,都想爆粗口。妈的,他的朝堂上都是些什么货色,全是只知道提出问题,不知道解决问题的蠢货。
延丰帝犀利的吐槽,注定没有听众,哦,也不是没有听众,至少郑秀偶尔能听上那么几句,在郑秀的面前,延丰帝从来没有帝王的架子,他对郑秀,更像是民间的亲娘舅,不,那个舅字可以去掉,他对郑秀,像母亲爱儿子一样,慈爱,温柔,无限包容,有什么牢骚话,也只肯乐意对郑秀吐露,反而对诸皇子,才是帝王,才是严父。
所以这日下朝后,郑秀就被延丰帝拎到了东明阁后头的书房里,听延丰帝破口骂了臣子们足足半个时辰,才示意内侍换了一盏温度正好入口的茶,劝道:“皇舅您润润喉。”
延丰帝顺势就凑过来卖惨,指着嘴上的火炮,道:“阿秀你瞧见没有,朕竟然在这大冬天里,被那些蠢货气得上了火。”
做皇帝,就是可怜,天天要被臣子气,还不能对着他们吐槽。
“他们太过分了。”
郑秀很配合的义愤填膺,其实皇帝的话,他一个字都没信,当他跟着昝公公那两年是玩的吗?他学的,可不止是自保的手段那么简单。
第九十五章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