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时光一晃而过,林家所住的那条巷子没有人不夸林家大儿子的。

长得俊还是小干事,林家这小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左邻街坊的见到林母都要拉着人站在路上聊一会。

聊着聊着,话锋一转,十七八的小伙子也该找个革命同志成家了。

这做娘的怎么不着急呢。

咋?

舍不得儿子啊。

林母被左邻街坊哽得是说不出来,憋不回去。

不过也没说错,是该考虑下婚姻大事了。

林母回家就问大儿子有没有喜欢的姑娘。

林立松被母亲问得一懵,摇了摇头。

林母望着儿子深沉了一会。

自家儿子也不差,咋十八了还没谈对象?

不只是林家的左邻街坊操心,林家的亲戚们也挺积极的。

介绍的姑娘也不能说不好,只是......

不合眼缘。

倒是有个姑娘,身材高挑,浓眉大眼,两条乌黑的大辫子,在那个年代标准的大美人。

相亲的时候,林立松有那么一刻的心动。

媒人看有戏,拉着林母去了外屋,留两个孩子单独聊。

那姑娘见林立松有些紧张木讷,羞涩地笑了笑,先开日问:“你平日里工作累不?”

“挺好。”

“那你......”

“......”

场面一时有些冷场。

那天林立松都不知道那位姑娘都问了些什么,只记得姑娘最后低头说:“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妹妹,年纪还小,长姐如母。

“要是我们成了,我这边的弟弟妹妹我还要照顾,不用你出什么,我这边的工资和票要给我娘家用。”

姑娘语气坚决,并且认真地审视林立松的态度。

林立松不知自已当时做的是何等反应,他只记得,那日他突然回忆起办公室老李与他的那句闲聊。

还有车间一起学徒的二子和赵亮。

二子今年成家了,娶的媳妇也是家中排行小的,小夫妻的日子过得滋润,比赵亮好多了。

赵亮才工作几年,看上去竟比二子老几岁,也是家里小的要操心,媳妇娘家那边也要帮衬,又没有分到房,一家人挤在一屋,磕磕绊绊的,全是琐碎。

前段时间,他还听到二子背后里笑话。

笑话赵亮傻。

这句傻听得他心头发寒。

就这么,有眼缘的姑娘不了了之。

后面再介绍的,也差不多都是这种,好看点的有担子,不合眼缘的,林立松也不想将就。

一时间,这个让人骄傲的大儿子也成了老大难。

林母私下也曾找儿子聊过、劝过。

可林母根本不知道,她的儿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就这样,林家大哥在婚姻事上一直蹉跎。

他也不是没有数,真是碰不到合心的,再说将就。

后来办公室的老李说要给林立松介绍对象。

姑娘条件好、样貌好,家里就这么一个闺女,以后啥不是她的。

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

还有些愣头青的林立松问道:“李哥,这么好的姑娘,能相中我吗。”

老李目光闪了闪,把林立松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啧了一声,“备不住能看中。”

说来这姑娘被家里娇养的有点小性子,条件好的,她嫌丑;好看的,邓家又嫌弃人家家境不好。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二人相了亲。

虽说林家在街里街坊的条件不差,可在邓家眼里,总差了那么回事,下面又一堆弟弟妹妹,林母看上去也像是个强势的人,邓家有点怕闺女嫁进来受罪。

邓小美倒是看中了林立松,可又觉得性子过于木讷。

对于邓家人的挑剔,林立松也不是傻子,全看在了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