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的见闻,她不仅仅要写给师傅他们。还得写给茹月,说好的好姐妹,她不能出京城,就由她来代替着去外面,做她的眼睛。一如,茹月跟着慕容楠山去外面办差的时候,也会写信与她。或者回来的时候,再与她细细说出外面的各色风光。做姐妹,能做到这一般地步,极好。
那几位副使夫人们,也在前面下车分别离去。此时只剩下夫妇俩人,还有五十名在前面开路的护卫们。不过,为了隐敝行事,俩人并没有让所有的护卫一起。而是分开让他们陆续前行。一路上有一些人明察暗访,另外一些则伪装成各色普通的流民,一起尾随着保护。
身为一个小地方的县官,若是带着太多的护卫前去,只能让人误会。
迤逦三天后,宜城,终于看见了。遥遥看见那题着宜城两家的牌坊,连个墙都没有的地方,夫妇俩半天无话。
“婉儿,看来,这个地方也不是没好处的,起码这儿一穷二白,可以让我们放心去发展。”
慕容修德苦着脸,一脸无奈。却还得强自打起精神。这又没钱,又没商业,更没有人源的地方,怎么能叫城啊。
也不知道是哪个作死的把这儿改作宜城,害他不知道的时候,还当这儿是个极好的地方。
一来了,才知道这就是一个有着零落屋棚的集中地。哪怕是屋舍,这个地方都少的很,就有上百来户人家随意在这附近居住着,有大多数只是搭建的一些草棚户。四周用石头堵了一堵,就勉强称作屋子。
更远的地方,黄泥地里,种了一些稀疏的作物,河流环绕而过的地方还有些绿色。一旦远离了河流,这一大片地方压根儿就没有绿色。
满目萧调的景色,只会让人觉得,这儿就是一个小村镇。但是,这个地方它偏偏就是宜城。
连接着十八侗乡,六大村寨子的地中心城市。
“小九,你这个想法极好啊,一穷二白的地方,如果我们把城墙筑起来了,以后就算是真正的一个城市了。若是我们再把这个地方弄的繁荣了,有人脉到来,这就更能说明,我们是这儿的一大功臣啊。还有,这个地方的作物,并不是绝对不能生长的。之所以长的不好,不外乎就是缺水而已。咱们要作的,就是怎么把水源囤起来,让百姓们在作物缺乏水源的时候,能浇灌上农作物。嗯,要做的事情,好象有有多,咱们得掳一下才行。”
秋池明月的心都拔凉拔凉的,在这样的地方,真不敢想象未来要怎么活。
瞅着这整个城里,似乎就只有一家简单的售货铺。里面的东西更是少的可怜,好在,最基本的米还是有的。
不过他们这一行人都有差不多七十个人,突然间涌进来这么多人,这一家粮食铺的食物,够他们消耗的么?
这个时候,她相当的担心,有钱真的买不到粮食,到时候主子俩人都要跟着饿肚子怎么办。
“掌柜的,你们铺子的粮食,只有这么几袋子了么?若是有多的,再搬出来吧。”
……
第三百五十四章:绝望的现状
“姑娘啊,能买的起粮食的人并不多,我这只有这么几袋子了。往回这一些都得售卖好久呢。你要是急的慌,婶婶我也是没办法给你调派来啊。我要收粮食,还得去山里面收呢,怎么也得好几天才能来回打转儿。就算是这样,你也得提前把订金交付在这儿,若不然,我到时候收到的粮食销售不出去可不好办。”
呃,就这么四五口袋的粮食,够他们这么几十个人吃两天的吧,也就是说,这妇人若是没及时收到粮食,他们还真的有可能会饿肚子。这样的场景是秋池如何也想不到的。一时间,默默无语的把订钱交了,只嘱咐赶紧去买东西。
明月在一边挑了挑,能用的上的全挑了一遍。一圈下来,这杂货铺居然都没什么东西了。
长的挺黑胖的老板娘看着她几个,一张脸笑成了弥勒佛。
“嘿嘿,各位你们是新来的吧,我们宜城就我这一家子在做这些营生。全是收的大家伙儿的粮食啊,还有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