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2 / 3)

哦对了杨子,咱们城现在也是用银子铜钱这一些东西交易了。至于粮食,自从商队频繁到来后,这城里面已经不象以前一样,总是缺少粮食。咱们这儿,现在胖婶婶的生意越发好起来了。喏,我们衙门附近这一家,也是越发的见好了呢。”

随着外面的人逃亡而来,不管是首饰,还是各种银钱的使用,都变的频繁起来。不少人还是倾向于外面的货币。是以这种东西在这个城里面,也就极快的流行起来。

更重要的,这些逃来的人,把外面的一些新鲜的事物普及开来,宜城的老住民,现在是天天都有新鲜事情在交流。

街道的规划,慕容修德可算是抓到了俩个还算是有城市规划建设的人才。这俩人曾经跟着一个做活的工头,做过一个城市的规划。后面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人,最后沦落为奴才。这两家人心存不满,在听说宜城会收留逃奴后,便也跟着逃到这儿来。

登记的人在第一时间得知他们的能力后,便安排了住处,且,委以这建城的重任。如今这俩人发动着下面的人,把城市规划建设弄的到也象模象样的。

老人们老了没用?

慕容修德成立了研究所。

不管是农科所,还是工科研究的地方,但凡是有点儿好点子的,都会被提出来,一旦采纳,便会有奖励。这一来,不少老人有事没事的,就会跑到四下逛逛,再来这讨论工农阵营,一起讨论各种东西。还别说,通过这一些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家的知识普及,有些东西还真的得到了妥善的改变。

……

第三百七十八章:杨子的成效

比如,这城里面要怎么规划,要怎么建设,护城河又要怎么引来。水源要怎么开渠……

一个城市的建设,不是慕容修德和沈香婉俩个人就可办到的。

它需要的是无数的人才,还有各种智慧凝结而成。

农业,工业,城市的发展,壮大……

这一年,慕容修德这个宜城城主,简直就忙碌的脚不沾地。而宜城人,不管是新来的,还是原有的,都对这一位城主大人熟悉的很。

“我们这儿居然变成了单独的城主掌控的地方了。咱们老爷,也变成了城主,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把这儿颁给了慕容修德单独管理,不需要通过上面的人下达各种命令,不得不说,皇上为了支持慕容修德的事业,还是下了本钱的。愣是把这个地方颁给他掌控十年。

这个城主,十年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般说来,地方的官员,只被称为地方官儿,比如县丞之类的,再往上,就是洲城,知府等等……

所有地方官儿,都会被上面的人管辖着。来到宜城后半个月,慕容修德就把奏折写上去,并且陈述了这儿不好管理的原因所在。且,朝廷若是要拔一些银两下来,被上面一层一层的压榨后,到他这儿压根儿不会有多少。

皇上也不想一直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拖延的久了,于自己终归不是太好。于是思来想去,就索性把宜城定位在单独的城市上面。也就是说,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可以做主这个城里面的一切。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极大的权利。但是皇上也不想让城主们做大,是以除了慕容修德这个是最初的十年制度,后面的,都会只兴三年一制度。任满三年后,城主就会换人。对于边关这样的城市来说,用城主来管辖,确实是要比通过上面层层管制要好处理的多。尤其,宜城现在还需要建设,要收伏边族蛮荑这么多部落……

皇上出于这种种考虑,才有了把宜城弄成单独的城主管理制度。

而这也就方便了慕容修德在这儿做事并且施展自己的一切手腕。

“宜城,城主,有点儿意思啊。”

蛮荑的边拓族,这会儿族长和一个才回来的族人轻嚼着这一个新鲜的词。

“是啊,我们的人现在也入驻了他们的地方,到底想看看这新来的官员,要把宜城这个不毛之地,到底发展成何种样子。想要在这儿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