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2 / 3)

外。

随后加封陆昭为太子正妃的消息也传遍内宫, 众人也便知晓了未来几日即将发生的事情。太子作为行台之手以及督中外诸军事,势必要再度返回西北,接手军队, 安排后续事宜。其中一部分军队将被留在北凉州,由邓钧统领,继续收复张掖、酒泉等郡。

在储君不在内宫且皇帝病重的情况下, 宫禁必须由太子信得过的嫡系来掌控。元湛等宗王尚在都内, 吴淼、王峤等人,就算是忠贞之臣, 但归根结底,利益并不与太子绑在一处。冯氏兄弟虽被太子信任,但名望资历不具。此时陆家获幸,未来或得出第二位陆皇后,那么掌控宫禁,等待太子与行台归来便是应有之意。

离开后殿之后,元澈与陆昭不得不再分道扬镳。姜绍正等待元澈一同商讨行台归都事宜,而陆昭这个殿中尚书府也即将开张。

能够招揽十二名掾属的殿中尚书府即便已经并不算低,但是这个殿中尚书府的实力有多雄厚,还要看所能征辟到的掾属。如今陆昭这个殿中尚书府已经有了长史、司马、参军,这多少带了一丝霸府的味道。权臣篡国,大多以霸府专权,总揽内外军政。在得国之后,则将这些人事无缝对接到国家官职体系中。

不得不说皇帝与二公商议出这个对策也是足够挤兑人。十二人的配额恰到好处,既给了发展为霸府的苗头,又在编制上根本遏制了类似曹操丞相霸府的职权,不能涉及太多政事。有了这一层观感,许多愿意被征辟的人只怕也会坐而观望。这些人生怕陆家整出什么幺蛾子,成为第二个贺祎之类,断送了自己一生的仕途。

当然,也有少数愿意上陆昭这艘船的人,但这些人大多也都是急于渴望创立事功的不得志者。既然都已是不得志者,那么在资历上也断无实力可以为陆昭这个主官增添什么底蕴。

再往深一层看,如果陆昭不能够征辟到人望资历足够的属官,不仅个人威望会有所下跌,对于车骑将军府日后的征辟也会有所打压。毕竟许多被征辟者任事之余也要养望,感官上很难接受与一些不入流的没落世族亦或寒门相提并论。因此,陆昭还需在掾属的选择上动一动手腕。

陆昭第一个征辟对象乃是陈留王谌。王谌的父亲乃是濮阳县男王廓,北平亭侯王襄与中书监王峤的胞弟。先前王谌曾为征南将军王泽掾属,名气才具足够,此次反攻京畿又上了陆家的贼船,可以说是不二人选。此次任其为殿中尚书府参军,待日后自己卸任,无论是进阶为禁军武官亦或是转入车骑将军府,都算是一个美好的过渡。

然而除却王谌,由于部分与陆昭交好的高门子弟仍在行台中书,因此余下的人中便没有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不过陆昭宁可自己名望损失稍许,也极力推举了陈霆与许平纲二人分领司马与殿中郎两职。由于此二人仍各有两千部众,在如今捉襟见肘的戍卫中,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其余朝臣纵有怨言,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

不过对于那位吴乐吴副尉,陆昭倒不急于在殿中尚书府分给他职位。先前观其行事风格,和对历史上权臣的观念,大概也不会乐意进这种个人意味较浓的编制中。

“陆侍中,皇帝陛下已下诏,降薛琬大长秋一职,转度支尚书。另外,北门处有不少旧宿卫生事。”

如今长乐宫内外几乎都是陆昭的自己人,中书印都不在长安,仅由王峤等人墨批。因此皇帝那边出了什么诏令,自己也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此时陆昭身边的陈霆讲解道:“先前崔谅多仰赖河东薛氏输送粮草,大长秋明降暗升也是理所当然。皇帝这是要以薛琬制衡侍中,若是秦州、凉州等地粮草不足输送京畿,侍中也要早做准备才是。”

所谓话语权不仅仅来源于职位,人事、兵力同样重要,而在战时,拥有着最多的粮草也不失为一种话语权。

陆昭淡淡一笑:“裂土分封、拜见太子乳母,瞧瞧,如今又来了一个薛琬。”权威与清越的音色交织,幻化出莫测如深流静水的态度,“不去北门,先去丞相府吧。”

她现在必须要与那几个老狐狸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