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上登基的一次表态。而王叡退出朝堂之后,更无人入朝。而去年,王业从弟,于凉国任金城太守王亮也因年岁已高转入天水内史。
汉中这些人既不愿与今上合作太深,亦不愿将未来全部压在凉王身上。在削藩这个敏感时期,其实是个中立势力,是可以争取的。
而慕容宁此时被投入汉中这个深潭,无疑要激起涟漪,逼汉中王氏表态。
慕容宁乃是后燕皇族慕容氏遗珠,魏国立国皆赖慕容氏之力,后于参合坡狼顾反咬,遂有今日江山王业。不过魏国高祖仍以慕容氏女为皇后,对其家族并不过于杀伐。说到底,那后燕前主是还高祖自己的舅爷爷呢。
以往益州刺史之位都是派陈留王氏或是其他高门子弟上任。因有本地仕子不任本地官的规则在,这些高门才俊大多入乡随俗,承认当地豪族利益。毕竟你家子侄亦在我乡土为官,规矩大家都明白,没必要互相往死里得罪。所以益州刺史们多有着和稀泥的本事。
而慕容宁不然。他身为遗族之后,家族实力不强,无乡无土,兼具戚族身份,所依赖的是魏国皇权的力量。
皇帝令慕容宁任刺史、督军事,是让他插手汉中军政。若他不赴任抑或是不能胜任,皇帝则可以违命处死慕容宁。慕容宁没得选,只能以雷霆手段插手汉中。
如此,汉中必须由此时表态,再无中立之地。
若汉中王氏不愿屈从,则会杀慕容宁。所以魏帝不会派自己的嫡系赴任,毕竟危险太大。如果慕容宁被杀,汉中明朗,魏帝随后能布置从容,所损失的不过是一遗族后人。这样既削弱慕容鲜卑在北境固有的影响,又可使慕容鲜卑与自己同仇敌忾,为关中民族矛盾减压。待局势稳定,更可以占据大义,以此向王氏发难。这个局面自然是好处多多。
若王氏选择魏帝,随不至于即刻与凉王刀兵相向,但可以闭守险关,停止向凉州输粮。魏帝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更是稳赚不赔。
因此,令慕容宁为益州刺史,可谓削藩令之先声。
顾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面色暗沉,点头道:“今上谋略深远,我家须要谨慎应对。”
举国都在谈论大魏新后之事,而这条益州刺史的任命,却早已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夜晚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就连朝野上下都没什么异动。可见为了实施这条政令,魏帝已经缩小了商议圈子。即便是陆冲转入中朝,亦不知此事,可见自家被防得有多厉害。
消息裹得紧紧的,行事也不拖泥带水,暗影藏锋,临境方露,倒真像是当今陛下的手笔,老成到了极致。
陆昭将那信轻轻一掷,白纸黑字顷刻在哔驳的炭火中化为了灰烬。
第58章 借刀
初五这一日,天气绝好,顾氏在内阁中领着三名掌事核算,其中一人念帐,两人打算盘,点算进出项目。而琼瑰负责二次点算,和玉则负责复查账本。此时账目核算已经进入了后半程,只见陆昭从珠帘后转进来,已梳妆插戴好,连衣裙都是时新的。她进来之后,只静静坐在一旁,观看众人。
算盘打了半晌,又有十本账目点算完毕,众人皆停了下来。顾氏放下吃了一半的茶,问道:“如何?”
其中一个负责打算盘的李掌事道:“本季府内进项为五千七百二十三贯八百三十四文。”
另一个孙掌事则道:“不对,应当是五千四百一十九贯六百五十二文。”
顾氏见两人数目不对,只得等琼瑰这边再报数,却听陆昭道:“孙掌事算差了,方才宫内赏的茶水钱一项,你算珠拨漏了。”
一会儿,琼瑰这边也点算完毕,点头笑着道:“确实是孙掌事这边算差了。”
孙掌事羞愧道:“娘子耳聪目明,是奴的错,奴自领责罚。”
顾氏只说无妨,又笑着对陆昭道:“每次核算的时候你都找借口躲出去,怎么今日倒肯过来帮着娘了?”
陆昭纳了个福:“帮着母亲原是份内,只是今日女儿确实是想出去。您瞧这天气这么好,初四女儿就没出去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