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罢郑公王政,郑公不再朝天子,亦不为天子张目。周天子怒而发动战争,却三军尽拜,终为郑公麾下祝聃射中肩膀。岂不知天下大乱,始于郑恶之语?”
她说完,元澈亦想到数年前曾在她婢女安禾面前说此语,想必如今早已流传到她耳中,此时只觉得又气又笑,瞥了她一眼后,继续道:“陆侍中妙辞。既如此,便继续念罢。”
报了长久以来的言辞之仇,陆昭也索性脸皮厚了一回,温言诵读起来。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凊扬婉兮。”
田野中的蔓草,上缀莹亮的露水,原本毫无铺陈,毫无晕染,仅仅如白描一般最普通的水墨画卷,却仅仅因那一句“有美一人”,便觉有清风生,明月照,千般文采,万种风流。
此时深红色的夕阳已至宫墙尽头,透过窗纱,投至檀郎谢女的面颊上,好似酡红,难以分辨。
第120章 水厄
杏园内的凉亭里已添了茶盏, 魏国时饮茶汤,尤其在汉化改制后,风靡不下北地酪浆。荆巴茶农采叶制饼, 以米水浆洗,制汤之前取出烧至赤红色, 再从器皿中捣成粉末。只是饮茶时, 北人多加葱、姜、橘皮、盐、奶等调味,以压水中的杂味,相比南人饮茶
追求苦仄回甘、冲雅清淡, 不喜欢的人多将其称之为“水厄”。
此时的元洸便颇有水厄临头之感,他的饮食习惯早已随出质时有所改变, 有时他真想去问一问同病相怜的陆冲,这碗茶汤他怎么能下的去口。
而跟随陆昭的女史在前往凉亭后, 原本在中书所发生的一切,也与茶汤一样, 经过葱姜调之后,宣之于女史之口时, 口味大变。
薛琰闻此事时行动拖延, 面见陆侍中后,对三辅粮草的态度格外坚决。陆侍中据理力争而不能,即便是隐言贺氏与薛氏一体之语, 对方也不为所动。最后太子至,以其尊位面斥陆侍中,驳回诏令, 又以墨污其裙。至于最后如何罚则, 女史并不知晓。
贺祎面色忽作惨白,汤盏在手中扣着, 发出清细的碰撞之声。调粮之事本身并不大,但若连系到崔谅的方镇、元洸以诸侯王的身份仍留在都中、太子在边境未定时忽然回朝,实在太容易引起各方遐思。再加上近日贺家与薛家的龃龉,层层叠叠,给人一种几乎酿成巨变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