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关怀几句后收完礼又回礼,康王府一家才能感恩戴德地退下,去到御景园或是楼苑歇息,静静等待晚间开席。
按照亲疏远近爵位官职的高低来决定过来拜寿的顺序,轮到北卫使团来拜贺时他们连大门都没进去只能在门口浅浅拜一拜,由小太监来回跑着传话。
何大人领着众臣在门外只弯腰没有下跪,在一众南萧子民中很是特立独行。
他们先是例行一番歌功颂德,宣扬两国间的传统友谊,再祝贺太后寿辰吉乐表达我国皇帝的祝贺之意最后献上贺礼。周作混在使团中,一路暗暗观察南萧后宫禁军的布局。
从早晨到中午到傍晚,众人拜寿的位置也从阶下到殿前再到殿门宫门,冗长而又繁复的贺寿仪式才算正式结束,只等夜宴。
太后揉着抽痛疲累的额角,云香忙上去接替:“皇祖母,我来吧。”
太后放了手,由着孙女替她按压,“幸亏只有大寿才见礼,若是年年如此哀家真宁愿不过这个寿。”
怡姑姑着人端来血燕:“太后稍用些,晚上还有寿宴呢。”
陈太后拿起勺子有一搭没一搭的用着燕窝,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疑惑到:“今日贺寿,怎么没见哀家的那几个小侄孙?”
天色渐暗,礼乐大作。南萧皇宫在夜色下各处升起喜庆的大红灯笼,下方宾客络绎不绝声乐交织,好一出君臣同心共贺大寿热火朝天的景象。北卫使臣在南萧接待大臣的欢迎下,沿着长长的甬道一路走到内宫康平殿,里面一片歌舞升平众臣皆客气有礼同北卫使臣打招呼,熟络的仿佛多年旧友。
使团的座位被安排在一个中偏前的位置,周作随着使团人流落座在平几前,容颜娇好的宫女来回端上果盘和酒浆,一一摆放在平几上。这些宫女望着使团里最年轻英俊的使臣不免羞红脸,斟酒时难免失了分寸,差点溢满杯口。
“别跪,不碍事。”周作出声制止了宫女的叩头赔罪,稳稳端起满溢的酒杯没有一丝晃动也没有半滴洒在官服上,平稳地送在嘴边仰头饮下,随后把空杯落在桌上:“再斟一杯就是。”
酒宴八分满,这是规矩。这宫女见邻国的使臣如此俊美温柔还分外通情达理,脸颊由淡淡的胭红变得愈发羞涩红润,斟上酒后还偷偷瞄了他几眼才从平几前退下。
北卫使团身穿绯色圆领袍衫官服在南萧寿宴上异常瞩目,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北卫的形象,疏忽不得。
何大人默默用眼神暗示自己的接班人好好学着些,在这件事上的风度气度世子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方融笑意吟吟举杯过来,悄声说:“阶下右一便是罗坤,右二便是崔洋。”
罗坤面圆目睁须发旺盛、膀大腰圆身形高壮,是个发胖的武夫。崔洋则在的他的映衬下显得文弱许多,长须落在胸前修剪的整整齐齐,是个多有讲究的文客。
周作屈指敲着桌角,低声问:“四王爷没来?”
方融微不可查摇摇头,退回自己的位置。
有趣。看来这位四王爷是谁也不放心,想自己领兵亲自来拿萧临远的人头了。
就在这时,殿侧有太监高声唱贺:“皇上驾到!”
而后缓了片刻,又唱贺:“太后娘娘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殿前群臣皆跪下叩首,北卫使团躬身行礼。萧临远的目光从单膝跪地的罗坤为中心向周围四处游移,最终落在不远处身姿挺拔的周作身上。
“平身,都落座吧。”
“谢皇上。”
众臣起身坐回自己的位置,由皇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最后向太后祝贺词赠贺礼,这冗长的餐前仪式才算完成。
宫女鱼贯而入换上热盏热饮,群臣埋头进食偶尔左右之间互相敬个酒,以表和乐。
周作装作不经意看向殿内阶上的位置,妃位以上的嫔妃只有贵妃娘娘不在,而皇子公主中也只有三殿下未至。甚至为了不引人注目,连空位都没有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