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是先皇的原配正妻,大婚之时先皇还未登基,只是一个初入朝堂的王爷。
何家小姐在入王府之前就听说了自己丈夫有一个手段很是了得的侍妾。何家小姐出身名门,又是嫡女,对这些侍妾通房之流很是看不上。
但当第二日,府中女眷来向王妃请安时,她看着那被众人孤立却依旧挂着笑的美貌女子,心中却是好奇。
郁氏,郁青禾,何家小姐记住了她的名字。
郁氏是真的很受宠,王爷十日有八日都是宿在她房里,剩下的两日,一日还要去主屋陪伴王妃,余下的一日,也多半是自己休息,总之是很少往别人的院子去的。
府里皇上皇后赐下的、别的王爷送来的、官员下属奉上来的女眷不少。僧多粥少,但米都在一个人碗里,让别人怎么能不嫉妒。
何家小姐也见过王爷和郁氏相处,男人俊逸,女子娇美,两人看对方的眼神满满都是情意,让人难以插足。
好在何家小姐也不是为了丈夫的宠爱嫁过来的,对于郁氏的受宠,也没有太大触动,也就没有如别人所愿地去刁难郁氏,还在王爷多日待在郁氏房里之后关心了几句郁氏的身体,赏了几味补身药材,敲打了几句对郁氏冷嘲热讽的那些女人。
郁氏受宠若惊,王爷倒是十分满意,对这个新娶的王妃高看了两眼,更加尊重了些。舞吧,菱六,四一;5O5追,庚群.
太后也忘记了自己是如何和郁氏亲近起来的,只记着后来郁氏时常来向她请安,王爷赏赐了什么稀罕玩意儿也爱来和她分享,她也越来越不爱听那些妾室嚼郁氏的舌头,回护了几番,一来二去有来有往的,她和郁氏的感情也愈渐深了,后来更是好到王爷有时都要吃醋的程度。
郁氏大何家小姐几个月,居然胆大包天要求王妃唤她姐姐。
郁氏在王府的时候有她和王爷护着,每日踢毽子、放风筝,像个无忧无虑的闺阁女儿一般。
后来王爷登基,何家小姐当了皇后,郁氏受封郁妃。
王爷当了皇帝之后便有了诸多掣肘,陪伴郁妃的次数少了,皇上心中有愧,便托何皇后前去安慰一番。
谁料在皇上面前兴致不高的郁妃见到何皇后竟是笑吟吟的:“我自入府便想到会有今日。他是王爷,是皇上,是我的主君,我可以是他最宠爱的那一个,却永远不可能是他唯一的那一个。但若我只是一味大度,他便不拿我当回事,我就是要做给他看,让他以为我委屈却不得不大度,让他对我心中有愧。”
何皇后看着她狡猾的笑脸,才知道,郁妃姐姐并不如她和皇上所以为的那般天真无知。她心思深沉缜密,足以把他们都玩弄于掌中。
但是她知道了又如何呢,郁妃的心是真的,情是真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心机罢了,而她也爱上了与郁妃一起看着皇上愧疚烦恼的样子并以此为乐。
后来嫡皇子夭折,而郁妃母子受宠,便有些人按捺不住了,她和皇上一时不察,郁妃就这么“因病”去了。
太后至今也无法忘记郁妃姐姐躺在皇上的怀里,拉着她的手,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她时的样子,郁妃姐姐还是笑着,只说:“我以后不能带着未明踢毽子了,娘娘替了我罢,娘娘文静些,教他读书,让他考状元,别学他娘。”
何皇后牵着8岁的东方未明离开了清平殿,将剩下的时间留给了皇上和郁妃姐姐。
如今的后宫里,满宫里的女人都是皇帝记忆中的母亲的模样,太后都无甚感触,自苏清玉入了宫,太后冷眼瞧着皇帝对她的宠爱,才有了些恍惚之感。
看着如今的苏清玉与皇后,太后总想着当年自己与郁妃姐姐也是如此。
“苏氏可惜了啊。”太后放下茶盏,轻叹了一声可惜。苏清玉万般都好,只可惜是苏家的女儿。当年郁妃的“病”,还未当上丞相的苏丰,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苏丰能一路高升,除了攀上了安国侯府,还沾了不少郁妃的光呢。
郁妃出身不高,郁家当时在京中根本排不上号,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