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呢?我不找她麻烦,你想死,就死吧关我什麽事呢,伤什麽心呢哈!」

李连城转身出了牢门,再不回头。

李登宵一路看著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脸上也不知道是什麽表情,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血来。

李登宵无力地合上眼睛,明明是头痛欲裂,偏偏思绪出奇的清醒。

周围是昏暗的牢狱,墙角满布蛛丝和苔藓,斑驳的砖墙上,油纸灯笼里的烛火跳跃著燃烧,照亮出一抹昏黄的光。

往事在李登宵脑海里一幕一幕地重现,从幼年,到少年,到青年……

他还记得那场梁萧两国的战争刚结束後,踏著还没有熄灭的硝烟,烟雾缠卷,火星飘散踏入京城。一别多年的四弟在城门口恭迎,面如冠玉、风流俊秀、眉目含笑,看在自己和李凌云眼里,都是一阵欣慰。

接接下来的日子里,眼见著这个四弟把周围的事物处理得长袖善舞滴水不漏,待人谦和有礼,颇知进退,人又生得好,温声软语的几句,李登宵多硬的性子脾气都不禁软了下来,对这个四弟真心以对、好语相待,疼著他、宠著他、让著他,把一身兵法战略倾囊相授好一副兄友弟恭、其乐融融。

却不知李连城暗地里削兵权、拢权贵、收京军、改祖制。他和李凌云毕竟在外厮杀多年,京中的事物便是再了若指掌……也敌不过李连城从冷宫爬出来後,四年煞费苦心的经营。

四年来,李连城三分之一的时间都陪在那个随著年华流逝逐渐昏庸的父皇病榻前,好语侍候著、好物供奉著,时不时演些孝子贤孙的戏码,动不动暗自垂泪惹得那老人心痛!再买通些太监婢女嫔妃吹些风言风语枕头状,让那父皇也生了另立储君之心……

凯旋而归,战功彪炳抵不过君心难测,难道那战场拼死拼活就不算什麽孝顺了吗?

到头来,金銮殿上一立,议事堂上提出另立储君的时候,自己和李凌云如坠云中雾里,眼睁睁地看著千人应和,父皇含笑颔首,而那个四弟上前一步下襬一掀潇洒拜倒,喊声吾皇万岁讲声诸臣错爱说声才疏学浅道声尽力而为!

这时才幡然醒悟。

他不似李凌云,到底还藏下数万精锐骑兵,而是早已把兵权转交,心有不甘怒火滔天只有拔剑,一场血战流血飘橹负伤累累,也近不了李连城身边十步,被强压著跪倒,嘴里强塞入化功禁药……

这时才认清,他这个四弟哪里是什麽好惹的人物。

第八章(中)

李连城含笑从殿上走下来,朗声说道:「多得当年三哥赐我妙语警句,直至今日仍不敢忘。」

李连城说著,走到他面前,扯下他头顶缀珠鹰翅冠,远远扔开。

「『怪就怪她没有势力。没有势力,只有任人欺凌。』我……现在是皇上,而你,什麽都不是。」

那一刻,他便失去了所有势力,所以,任人欺凌。

李连城对周围影卫朗声嘱咐,「传令下去,说三王爷李登宵急病而死,令李凌云携棺葬於青州城郊,永世镇守,不得还京!」

那时李连城拥他入怀,他说:「李登宵,你是我的人了。」

好一番大放厥词!……虽早听说过黄帝便开始蓄养娈童,之後龙阳董贤弥子暇,安陵韩嫣李延年,竟是歪风不断。

当朝也有些官员有男风之好,流连於勾栏院中,可万万没想到李连城竟也会存下这种心思,却把皇家体统、人伦之礼置於何地!

他当下毫不留情地把李连城痛骂一顿,却惹来李连城冷笑连连,把自己对李凌云的一番仰慕说成爱恋,句句打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