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并不罕见,但是像西海这样彻底失控的确实很少,究其原因确实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这事儿往早了说得在赵渊刚登基那会儿。
当时大历刚刚结束了内忧外患,百废待兴,经年内耗使得财政亏空。朝廷没钱了,后续一系列改革就都运转不起来。那该怎么找钱呢?当时的内阁首辅,也就是霍松声的爷爷霍霖,给赵渊出了个主意,用白银代替粮食向朝廷缴税。
这点改变其实对当时的大历来说非常有利。首先大历的造船、纺织、瓷器等手工业几乎集中在南方,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大历南部各州府都要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南方人更多从事手工业、商业,而非农耕是其一。其二,高度发达的经济使南部有更多可供流通的货币。
其次,对于北方来说,由于经济落差,他们主要依赖于农耕作业,并不需要南方提供粮草支持,但由于南方商业发展,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当南方商品进入北方市场时,百姓手中没有足够的货币去购买商品。
再者,全国各地均粮食纳税,所得再运抵长陵,其中路途遥远,运输成本高不说,在途中还可能由各种因素造成粮食的损失。即便到了长陵,其价值也大打折扣。
所以用白银代替粮食作为纳税货币一经推出可谓在全国广受好评。各地白银向中央流通,以长陵为首的北部中心极大辐射了周围州府。北方的百姓不需要南方提供粮草,空余出来的人手可以从事农耕,发展农业经济,同时白银作为主要购买力,可以购买南方商品,惠及南方经济。
这一政策在实行之初,完全调动了大历境内白银流转的速度和范围,使财政大权收归中央管控。
可惜好景不长,改革第三年,税改的弊端尚未彻底显现,霍霖就因病过世了。
霍霖死后,他的学生李勤继任内阁首辅,也是从那开始,大历有一拨人,因为开罪朝廷陆陆续续被流放到西海图岛。
李勤上任的第二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清算土地,并按照新的土地面积征收地税。李勤的出发点其实是好的,一是重新计算大历国土面积,而是避免地税漏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想要增加国家财税收入。
可问题就在于,当年的赵渊过于急功近利,他登基之初便因货币税改革被百姓称赞,更加迫切想要稳固自己在民间的形象。
于是他给李勤下了死命令,命他在半年内完成国土清算。
这个时间对于土地面积广袤的大历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李勤上疏几次被驳回,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可是怎么能在半年内丈量完全部的土地呢?无疑是论功行赏。
李勤按地域给各州知府下了指标,完成者重赏,完不成则重罚。重压之下的行动力可想而知,那段时间举国动员,掀起了一场狂热的“清地运动”。
但有奖有罚本身就是问题。
有人因此打起了歪心思,贪功者为了奖赏,疯狂的开垦荒地,新开垦的荒地根本无法种植,可税收却落到了农民头上。而那些无法在限时内完成任务的,为了保住性命,虚增土地数量,先上报朝廷。等到征税开始,无法收齐应缴税钱,又会提高税率,倒霉的还是普通百姓。
自此民间怨声载道,可天子远在长陵,不知民间疾苦,文官们传达上去的,都是百姓如何赞美皇上,如何歌功颂德的美言。
可真实的情况却是,百姓不堪重负,弃田成为流民者数不胜数,而那些实在无法生存的,便动起邪念,烧杀抢掠,由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那几年大历境内很不太平,后来越闹越大,终于惊动了长陵里的赵渊,赵渊一怒之下下令清理流民,并捉拿作奸犯科者,情节严重者一律斩首,有情可原的,便流放图岛,永生不得重返大陆。
可谁知道,那些年种下的因,在二十年后结下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