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1 / 2)

一进屋,就听婆婆和唐氏在那里长篇大套地话家常。

唐氏的女儿张婷致坐在一旁的卷头案前替方氏抄佛经。

见徐春君进来了,放下笔起身,含笑叫了声“表嫂”。

其实她比徐春君还大一岁,是家里的长女,颇有几分姿色。

不过还没找到合适人家,依然待字闺中。

徐春君是第二次见她,第一回 还是刚嫁过来没几天的时候。

“姨母和大妹妹来了,”徐春君笑着问候,不施粉黛也一样光彩照人。

唐氏不由得夸奖道:“瞧瞧侄媳妇儿这气色,跟芙蓉花儿似的。我刚才还说你有福气呢!自打你进了门,这府里头的日子就跟蒸馒头似的起来了。”

“姨母过奖了,”徐春君谦虚地说,“这都是祖宗保佑。”

“我们今日去庙里拜忏去了,”唐氏极爱攀谈,不管扯住谁都说个不了,“它那里来了个挂单的师父,会念全套的地藏血盆经,对咱们女人最有益。我特意给你婆婆求了一张拿过来,往常不好遇见的。”

“这东西可是难得,”方氏果然把那东西视为至宝,连声夸赞道,“春君的嫡母过世还没满百日呢!叫她抄一份去,每日里念上几遍,最是能解往生者在地狱受的苦。”

“那我给表嫂抄一份吧!”张婷致在一旁接话道。

“那就有劳大妹妹了。”徐春君含笑道谢,又让唐氏母女吃茶吃点心。

“我可得吃点儿,那庙里头的斋饭是冷的,我们没敢多吃,”唐氏并不客气,“不过咱们拜佛为的是心诚,谁会冲着斋饭去呢!”

徐春君还有事,不能一直陪着,特意说:“姨母和大妹妹难得来一回,如今天短,不如就住下来。反正我们太太也好有人陪着说说话。”

方氏也说:“不错,吃了饭住下,这也不是外人家。”

唐氏略微客气了几句,说:“家里头也一摊子事呢!吃了饭就得回去。”

徐春君出来,吩咐阿笠道:“到后厨去,叫祝妈妈晚饭多添两道素菜,一并送到太太屋里去。”

绿莼忍不住说:“这张家姨母怕是来打秋风的,要不怎么一客气就留下吃饭了。”

“亲戚间互相帮帮也不过分,”徐春君边走边说,“谁家还没个难处,别的不看还有太太的面子呢。只要不过分,咱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徐春君不是个小家子气的人,也乐意与人为善。

谁想还没到吃饭的时候,竟然下起了雪。

那雪还不小,唐氏母女于是就住在了郑家。

春云暖 第132节

郑无疾出去就没再回来,徐春君也不叫人去寻。

她知道短时间内郑无疾不可能收心,况且她还有别的事要忙,暂且顾不上他。

第214章 心机(加更,求票)

夜里雪就停了。

第二日吃过早饭,唐氏便要回去。

因张婷致的佛经还未抄完,且她很会说佛法故事,方氏爱听,因此就将她留了下来。

“左右你回家也无事,不如就在这里陪着我。若你觉得无趣,我也不强留了。”方氏笑着说。

“妹子你说的哪里话!能让她在你们府里待着,长长见识,那可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福分。”唐氏满面堆笑,“只是这孩子有时淘气,没得惹你生气。”

“瞧你这话说的,阿致是个最懂事的,哪里会惹我生气了?”方氏说,“你家里有事你回去吧!等她什么时候住够了,我派车把她送回去。”

徐春君听说张婷致住了下来,就吩咐绿莼:“她是咱们家的客人,礼数要周全些。你把我没上过身的衣裳挑两身过去,让她替换着穿吧!”

张婷致没有带换洗的衣裳,徐春君心思细腻,自然想到了这点。

绿莼选了一身藕合色的一身天水碧的衣裳,都是絮了丝绵的,里外都是好料子。

来到方氏这边,把衣服放下,笑着说道:“张大姑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