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楼下报亭的老板看她可怜,就让她在那里打工帮忙看店。
那个时候林泫雨就带着一本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一个笔记本,坐在报亭里一边看店,一边看书记笔记。
虽然对于书本上的那些创作理论似懂非懂,但她看得很认真。
报亭老板觉得好奇:“你一个小孩子抄这种书干嘛?”
只有十岁的林泫雨抬起清秀精致的脸庞,冲他笑:
“我将来想当编剧。”
老板觉得好玩儿:“就你,将来能当上编剧?”
老板是外地穷人出身,在他的想象中,编剧是那种和大明星、大导演平起平坐,穿西装参加颁奖典礼,在演艺圈风光无限的人。
他怎么也不相信林泫雨一个看上去弱小的女孩子能成为编剧。
林泫雨轻轻笑了笑,也不说话,低头继续抄写。
虽然她现在是个穷人,但是她过过那种衣食无忧,宛若小公主一般的日子。
那时候她刚上小学,李萩雨还没走,她会经常拿家里的光碟看各种电影电视剧。
当时,看着荧幕里有趣的画面,小林泫雨心想:我将来也要写成这样的。
所以,后来哪怕林森然和李萩雨都走了,她也没有放弃这个理想。
初三那年,林泫雨好不容易在一家小剧院找到了一份场务的工作。
她和老板约定好,每天放了学回来这里兼职,反正剧院的演出一般都在晚上,她有足够的时间。
而且,她还可以顺便学习一些戏剧运营知识。
那时候,林泫雨已经决定报考国家艺术学院的戏文系。国家艺术学院是全国最好的艺术院校之一,堪称演艺界的清华北大,亦是无数艺考生向往的艺术殿堂。
而考入国艺,就能半只脚踏入娱乐圈的门槛。
后来,林泫雨每天放学后就去剧院兼职,兼职的时候,她就站在观众席后面看演出,她看了一部一部的戏,翻来覆去地琢磨了一部一部的剧本。
当时有一部戏的票房并不好,林泫雨觉得它可以改得更好,于是就大胆地向院长提出了修改意见。
院长也没在意,反正林泫雨只是个小女孩,他也不太相信林泫雨会想出什么更好的点子来。不过林泫雨说她愿意免费改,无条件无报酬,他也就让她试试了。
林泫雨花了一个月,在家里苦思冥想,把改好的剧本交给了院长。
院长一看,却是自己也没料到地拍着大腿称赞。
“不错不错。”院长把本子翻来覆去看了看,又在办公室里踱步,“没想到你写得这么好啊,真的很棒。”
他转过身,上下看了看林泫雨,忽然又轻轻一叹。
“只可惜,我也是前天才接到的通知,还没来得及告诉你,我们剧院就要关门了。”
林泫雨抬头震惊地看着他。
院长叹了口气,苦笑道:“收入不景气,再加上现在很少有观众愿意看话剧了,我也没法子。你的剧本是不错,但没机会演了,抱歉,我现在就给你把你的工钱结一下吧。”
林泫雨还呆呆地站在原地,张了张嘴,结结巴巴地想说话,却不知道说什么。
成果付之东流的感觉让她沮丧又遗憾。
正是在这时,她见到了梁钒朗。
那时剧院右侧的走廊走进一个人来,以林泫雨的位置,向右一转头就能看见他。
走过来的男人身材很是挺拔修长,步伐稳重中带着几分迅速。他有着雕刻般英俊的脸庞,平稳柔和的眼神,正是这样的目光,让任何人与之对视时都会忍不住放松下来。
由于是逆光,男人深邃的五官被打上了明暗的光影,那样生动优美的脸庞仿佛一幅画卷,让林泫雨的视线刹那间都有点恍惚。
即使她平日和演艺圈没有接触,也几乎一眼就认出了他。
梁钒朗,国家演艺协会会长。
她平时只能在电视里看见这个人,看见他演高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