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就差没说出那句,人家差你那俩钱?
中年妇人,“……”
周围偷听的人,“……”
这样的家世背景亮出来,谁还敢去耽误人家正事?
他们一天能赚两顿饭钱,人家一天能挣的就可能是他们一年的饭钱。
被镇住之后,回过神来是更汹涌的羡慕嫉妒恨。
桃溪村咋那么福气呢?
傅老爷子一家咋不是在他们村呢?
不不不,不能这么想。
就像老妇人说的,他们这些周边村落能沾上实惠已经是运气好的了,想想更远些的地方,可没有这么漂亮的图书馆,没有免费的老师给上课。
他们孩子从七七图书馆学了多少,都是比别的孩子多赚的。
这么一想,顿时又奇妙的平衡了。
图书管里一课时结束,孩子们还不舍得小傅老师离开,缠着他聊天说话问问题。
有皮实些的少年大胆开玩笑,“小傅老师,你说以前高中三年都是第二名,那第一名是谁啊?那人是不是比你还厉害?”
清隽青年挑眉,状似无奈,“第一名老厉害了,有她在,我压根不敢争赢。”
“那他到底是谁啊?”
“是我太太。”
“……”
满堂爆笑。
=第229章 原来在这儿啊=
有小傅老师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语文数学讲课也极成功。
图书管理气氛始终轻松活跃。
负责教语文的赵教授,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还曾经参与过中学语文教材的编纂。
他讲课,随口就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一个又一个的小段子引人入胜。
七七还没上学,听完这堂课也记下了不少老教授说的段子。
比如爱种地的陶渊明压根不会种地。
因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听老教授解释之后,七七笑得小肚子都疼了,印象太深刻,诗词跟作者自然而然就记在了脑子里。
教数学的汪老师是个性子火爆又幽默的中年人,他口中描绘出来的数学像个宇宙,浩瀚又奇妙。
一道题一个答案,却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需要用到的数学公式庞大繁复。
而他授课的核心,就是如何运用公式去寻找答案,探索未知。
而寻找及探索,是个极美妙的过程。
……
外面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三个课时也已经结束。
孩子们坐在图书管里却迟迟没舍得离开,相互之间交换着笔记,不断低声交流讨论,生怕自己记漏了哪个知识点,损失一个亿。
聚在门口的大人们也没有散去,安安静静的,没敢出声打扰,就怕自己孩子比别人记少了,错失将来更好的前程。
这个早上值,是真值。
不枉他们抹黑早早赶来,淋了一场雨,受了一场冻。
而桃溪村七七图书馆的名声,从这天开始,彻底往外传开。
后来,源源不绝的学子们赶着周末前来听课学习,在历任高校状元的感谢致辞中,都出现过七七图书馆的名字。
这是后话。
午饭时间到,七七拿着小雨伞,跟小伙伴们结伴,蹦蹦跳跳回家。
路上久违的又听到了蛋蛋的欢呼。
“蛋蛋,你是不是得了什么好东西啦!”七七惊喜的问。
蛋蛋立刻敛了外露的情绪,看着面前凝结出的两个能量球,力持镇定,一本正经,“做什么美梦呢?有你跟你爸那个饕餮在,我留得住什么好东西?”
七七被怼得缩起小脑袋。
她不知道自己用了什么好东西,但是七七隐约意识到,肯定是跟她开口祝福有关。
七七心虚,不敢顶嘴。
瞧着小娃儿鹌鹑样,蛋蛋心情高扬。
没想到图书馆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