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眨眨眼,往厨房看了一眼,然后就去刨埋在树底下的果酒去了。

这酒是我跟隔壁陈大娘学的,陈大娘酿的酒在幕城是一绝,我跟她学的,我觉得我酿的应该也不难喝,一共两坛,我跟齐忱喝一坛,另外一坛送去给夏笙,正好。

大战的消息传出,幕城的百姓便开始搜罗自家地里的菜和养的猪,送去军营里。

他们家里有儿子在军营里的,也有丈夫在军营里的,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妇孺,每次大战前,军营里便会热闹起来。

我一路过来,见了许多亲人惜别的场面,到了夏笙这里就冷清下来。

她在擦拭自己的长枪,模样与平日里没什么不同。

我站在外面叫了她一声,她抬头见是我,面露疑惑,“……姝姝?你怎么来了?”

我扬了扬臂弯里抱着的衣服,“这一去路上就有半月,天气冷了,得多穿厚实点。”

夏笙愣了下,双手接过我手里的棉衣,“这……”

我自己走进去,又掏出一个小布包,拿出里面的丝绸带子,“你束胸的那个布条又硬又闷,这是我去找陈大娘换的,以后你用这个,会舒服一点。”

夏笙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我把东西放好,就没再多留,走的时候跟她说,“战场上刀剑无眼,军功固然重要,但万事要以保重自己为先,我等你回来再一起吃酒。”

夏笙红着眼眶重重的点头。

一直到很多年以后,夏笙才跟我说简单的透露了她的身世。

普通的农户家,母亲生了三个女儿,最后才得了个儿子,为了养活儿子,她和她的两个姐姐分别被买去了不同的地方。

夏笙被买进了青楼里,那年她刚及笄,拼死跑了出来,一剪子剪了头发抹黑了脸便扎进了军营里。

军营的生活在我眼里又苦又累,但夏笙说,军营很好,她只有在这里才能活着,她没有退路。

好在,她挺过来了,用命替自己拼出了一条路。

第13章

回京城的日子是在春天,仗在冬天便打完了,因为太冷行军不便,便在幕城过了冬。

齐忱受了些伤,我按着他躺在床上养着,每天盯着他喝药。

值得一提的是,齐忱跟夏笙在战场上共度了生死,夏笙替齐忱挡了一箭,那只暗箭是冲着齐忱心口去的,如果不是夏笙挡住了,齐忱恐怕会凶多吉少。

齐忱说话的时候紧紧抱着我,我能感觉到他在恐惧,我也伸手抱紧他。

“姝姝,那个时候我感觉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了。”

“擒下蛮夷汗后我问夏笙为什么替我挡,他说他怕我死了,你会伤心难过,他是因为你才替我挡的这一箭。”

“无论原因如何,我齐忱欠他一条命,我要好好活着,才不算辜负他。”

这都哪跟哪啊?

还有你那一副防贼的样子是干什么?

我一把推开他的头,“我去给夏笙送药,你好好躺着养伤。”

天气暖起来以后,回京便被提上日程。

齐忱这次打了大胜仗,生擒蛮夷可汗,为大庸开疆拓土,这是连他爹都没能办到的事。

大军进京城的时候,太子率百官在城门口迎接,百姓夹道欢迎。

齐忱进了宫里,我就回了齐府。

第14章

刚坐下没多久,管家便急匆匆的来禀报,说是我爹来了。

我见到我爹的时候,他整个一红光满脸,笑的合不拢嘴。

我刚踏进门他就几步跨过来,拉着我的手一个劲的说,“不愧是我女儿,算准了齐忱不会倒,你现在可是咱家的大功臣啊!”

我使劲把手抽回来,“爹你赶紧给我准备嫁妆,我急着嫁人,这嫁妆不能少了,少了别人会说咱家攀高枝的。”

“胡话!攀什么高枝?我女儿在他齐忱还是残腿的时候就对他不离不弃,上哪找这么好的女子去!能娶你是他齐忱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