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说完,大步朝前院府衙走去……

到了光肇寺府衙正堂,就见李荣赈坐在堂中上座,一身家中常服,金冠未束,鱼符未及,身旁站着全生。

东陆上前躬身拱手行礼。

“拜见摄政王,让侯爷久等实是礼数不周,望侯爷海涵”

“大宦客气了,深夜到访还望大宦莫怪。”

李荣赈话语带着平时少有的客气。

东路笑了笑“怎会,侯爷能来我这小地坐坐,不甚欢喜,只是不知何事还得劳烦侯爷亲自前来?要有其他要紧事知会一声便是。”

“夜深了,睡不着,正好路过这里,心中有件事正要与大宦相商,便顺道进来了。”

站在一旁的全生一个努嘴,看了坐得纹丝不动的李荣赈一眼,心想,这找的什么理由!这也太牵强了,睡不着?路过?深更半夜有要事相商?

全生不由地叹了口气,李荣赈骤然抬起头,嫌弃地瞪了他一眼,厉声道:“我与大宦有要事相商,你且出去候着。“

说完向他使了眼色,全生先是一愣,连忙告退,对李荣赈的意思心领神回。

他肯定是让自己出去留意着点温惟。

此时正堂里只剩李荣赈与东陆二人。

东陆走到近前为李荣赈续了盅茶水,而后敛衣坐在近旁的座椅上。

“不知侯爷有何要事要说?在下洗耳恭听!”东陆不急不慢地端起茶杯嘬了一口,又放下,不动声色地看着李荣赈。

“明人不说暗话,那我就直接了当见门开山地说明我此来的目的。”

“但说无妨!”东陆也是快人快语。

“放了陶锦尧!”

东陆表情镇定,泰然自若,对李荣赈的话并没有感到意外,先是一笑,接着又问道“理由呢?”

“陶锦尧一事到底有没有问题,你我心知肚明,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宦心中谋划之事,本侯心中有数。“

“侯爷既心如明镜,胸有乾坤,应当明白,陶锦尧之事我既然动手了,他就是有罪!”东陆语气温和,始终面带笑意,可话语中却句句透着坚定不让之意。

李荣赈清楚东陆表面针对陶锦尧,实际真正想要对付的是东平温莛知,温陶两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想借此机会砍掉东平在朝廷里面的爪牙,他与东平之间陈年旧恨的根源,至今仍不为人所知,却又真实对立存在着。

其实东陆早在前几日就已经上书朝廷准奏三法司会审,只是李荣赈当作视而不见,将此事一拖再拖,本想着春朝节以后再做定夺。

没想到今夜全生突然来报,说温惟只身夜闯光肇寺,他本意也不希望陶锦尧含冤获罪,站在一个掌权者公正的角度看,陶锦尧为官近三十载,为人清廉,心系百姓,又不参与朝中庞、陆两党之争,于情于理,本该得到公正的待遇跟政治仕途的善始善终。

但人处政坛庙堂之上,永远不可能独善其身,他与东平温莛知的交往过甚就是东陆动他的理由与动机。

赈灾不利,致流民流窜到京都之地,此时恰逢户部计史吴华莫名死亡,不早不晚又遇户部账册遗失……

太过于巧合往往出于人为!

李荣赈压根就不会指望光肇寺会查出什么不一样的结果,自始至终,做局者就是入局者。

只是另李荣赈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迫不及待这么快自己行动了。

光肇寺是什么地方,是天下暗卫特工集中之地,府内高手如云,人人皆于黑暗中谋生,落在这些人手里后果可想而知,更何况东陆早就视东平为眼中钉。

刚刚东陆话里的意思很明确,想让他心甘情愿放过陶锦尧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用更有价值的东西来做交换。

这一点,李荣赈早就提前料想到了。

李荣赈沉思了片刻后,脸色黯然,沉声道:“不如我们来做个交易,大家各取所需,不知大宦意下如何?要知道这个皇城里绝不是你光肇寺一手遮天,陶锦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