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男童赶快从红轿中逃出并把香案上的贡品吃的一干二净,山下将他活祭山神的村子不可能再去,男童只得向着深山走去。

很快幼童就被野兽盯上,幼童不断逃跑野兽步步紧逼,为躲避野兽幼童爬上一颗小树,只是天意弄人树枝折断幼童跌落地面,看冲过来的野兽幼童拿起手边折断的树枝捅向野兽,也许是幼童运气好,树枝正巧刺入野兽的眼睛,见野兽吃痛逃走幼童瘫坐在树下。

“那里来的顽童!”一声虽柔和但充满威严的声音传来,只见一美男子着一袭白衣从林中走出,一双漂亮的眼睛中充满愠怒:“你这顽童,竟折损我之同族,你可知罪!”

幼童一惊便立刻反应过来,此人便是村民口中的山神,忙跪身俯首:“仙君恕罪,小子被拐至此地,不知仙君宝地礼数,得罪仙君之处还妄请恕罪。小子借贵宝地一晚明日便走早寻归乡路。”

仙君看小孩虽然年幼,谈吐却是清晰看来并非寻常人便掐指一算,‘嗯?这幼童竟可助我渡最后一劫?’仙君再看看赵云开口问道:“你可知此地何处?”

幼童:“小子不知。”

仙君:“此地乃西南大川,与家乡之地至少一江一河之遥,你怕是无法归去。不如随我来,做我的侍从,我离真的成仙尚差最后一劫,待我真的成仙送你回乡如何?”

幼童:“如若仙君不嫌弃,小子愿为仙君效劳。”

仙君便带着幼童继续向深山走去,先到了一处泉水边,仙君挥挥手身上的衣物便如云雾散去后走入水中,回头对幼童下令:“你也下来洗洗,脏兮兮的带不回去。”

幼童听命忙脱下衣物也走入水中清洗自身,清洗干净上岸后幼童打算穿上衣物就被仙君叫住了:“别穿那肮脏物件了,随我来。”幼童只好裸身跟上同样不着寸缕的仙君。

直到山中一座小院,仙君指给幼童一间偏房便自己回正房了,幼童进入偏房也一头栽倒在床上,被拐后一直以来的压力一股脑涌上来,赵云便快速进入沉睡。

次日,幼童醒来,仙君已不在小院中,偏房内既无食水亦无衣物,幼童只好裸身出门在小院中独步。

半亩地大小的小院内设一木屋,木屋不大仅仅一门厅一正房一偏房,门前放着水缸与木桶,院内四角各有桃、李、杏、枣四时果树各一颗,此外院内散落零星菜地便是半人高的木篱围起来的小院,院外空地开着一亩水田并半亩旱地。小院形制大体看上去与富户农家无差却显得有些衰败,幼童喝了些水缓解饥渴,走出小院想要找些材料做个锄头之类,又想起昨夜仙君呵斥自己折损同族而不敢折树枝,只好在地上捡已经掉落的树枝。

待到日上三竿,仙君归来便看到赵云在田间挥汗如雨,出声叫住幼童,仙君将两个竹筒丢给赵云:“黑绳是辟谷丹白绳是净尘丹,你尚且肉体凡胎不能脱离污浊,每日早起各服一粒可一日无需为食水和尘渍担忧,今日你就随意去玩吧,明日早起我教你识字,看你似乎有些家传功夫在身便也教你练功。”虽然不知道这个小孩子如何助自己成仙,但先教读书识字是没错的,不管如何传道授业解惑永远是功德一件。

“是,感谢仙君传道授业,既然仙君要教我,请问我该如何称呼仙君?”幼童跪地俯首,跪拜仙君:“小子愿拜入仙君门下,只是云现无衣物蔽体,一无仙君神通难抵天象寒暑实属不雅,二无仙君之尊贵无防山中蛇蚁之伤,三若见人恐丢仙君脸面,还请仙君赐衣。”

听幼童说完仙君想了想,随手捡了一块石头捏成吊坠交给幼童:“你就带着此物,便可寒暑不侵,且这山中飞鸟走兽蛇虫乃至一花一草都会知道你是我的人而不会加害于你,凡俗衣物令人嫌弃,至于见人到时我自会为你幻化。”仙君说道这份上幼童也不方便再说什么,就接受了了自己从此没法穿衣服的状况。

于是年仅六岁的幼童就拜在诸葛亮仙君的门下不着寸缕的开始修习,每日清晨服下辟谷丹和净尘丹,打两趟水灌满水缸,仙君不食烟火幼童有辟谷丹,但地里的粮和菜总是要照料的,这些要在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