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限扩大的恐惧中,姐姐艰涩地开口:“我的弟弟……”

那声音沉默片刻,而后道:“你们需要到我们那呆上一段时间,只要乖乖听话,待到事成,便将你们送回草原。”

紧接着,仿佛为了增加话语的可信度,姐姐听到弟弟的声音。

“姐姐……”弟弟的声音抖得同样厉害,“我们乖乖听话……”

姐姐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

嘉峪关,嘉峪关,一片孤城万仞山。

伴着悠悠的驼铃声,一队自西洲王城远道而来的商队正缓缓驶入关隘。

置身于巍峨古朴的雄关之外,抬眸看着清晨的朝阳照射在城墙上,青石黑瓦间,流转了数百年的时光。

天地悠悠、山关壮阔,这是一座苍茫的城池,自它建立之日起,从未被攻破。任西域几百年政权更迭、王国交替,外族的踪迹始终就此止步。

关内,是柔光灿烂的大好中原,关外,是黄沙漫漫的西域诸国。

就在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晨,西洲耶迦王子绕开了所有可能存在的耳目、监视,远渡重重黄沙,来到了大梁最西的门户之地,嘉峪关。

一入关,便有神色肃穆的黑衣人前来接应他,耶迦收敛好一路而来的复杂心绪,在黑衣人的指引下,改头换面,乘着一辆低调俭朴的马车,穿过人潮熙攘的外城,进入端静沉肃的内城。

马车停在一处普通的院落,耶迦在黑衣人的陪同下进入,跨过三次青石板的台阶,来到在中原人口中叫做庭院的地方,绕过用来遮挡视线的影壁,一个身影跃入耶迦眼帘。

这是一个极为年轻的少年,衣着朱红色圆领袍服,臂上银色皮革护腕华丽贵气,正举着一只小巧的铜壶,似乎在浇花?

耶迦不敢直视他的容颜,忙上前揖首行礼,极尽谦卑之态,心中却无法抑制地飘过一个疑问:

如此昳丽而年少的男子,当真是大梁的天子?!

少年自然是裴越。

经过了一番与内阁的唇枪舌战、漫长拉扯,他比预期提前了两天到达嘉峪关。如若不然,此时与耶迦会面的,便会是嘉峪关守将,安国公世子袁烈。

耶迦看到裴越,思绪万千。同样的,裴越看到耶迦这个西洲王子的刹那,心中同样百转千回。

西域诸国林立,如今以高昌、楼兰、西洲三国版图较大,势力较强,俨然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由于国境、历史等种种因素,如今的西域,唯有西洲仍然向大梁称臣,承认自身附属国的身份,而高昌、楼兰则在鞑靼的撺掇下,摩拳擦掌,眺望着南方的大梁,隐隐有些想法。

睡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西域脱离中原掌控日久,对于这个贸易枢纽之地,兵家必争之所,裴越势在必得。

此番邀请耶迦王子前来,不过是想在黑云压城来临之前,确认一下西洲王的想法。

裴越轻轻搁下铜壶,朝着耶迦颔首见礼,笑道:“贵客远道而来,某有失远迎,还请王子见谅。”

他的语气极为客气,耶迦却丝毫不敢懈怠,继续恭谦回道:“能有机会进入嘉峪关内城,面见大梁天子,是耶迦的荣幸。”

第103章 不谋而同

作为一个西域人,耶迦的汉话说得相当好,除了些许生僻词汇音调略显怪异,与大多数生长在西北边境的汉人并无两样。

这让裴越对他颇有好感。

毕竟这至少说明西洲王室,相当重视大梁。

常言道,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西洲越重视大梁,裴越对接下来两国间可能达成的合作才会更加信任。

待到大梁完成整军筹备,西洲即便是心生退意,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提前下牌桌的筹码。

两人移步屋内,简单寒暄了一番,裴越便直入主题:

“今年年初,贵国孜亚将军打了胜仗,不仅收回了漱月城,还生擒了高昌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