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地上工,但基本上就没几个知青上的满工分,在家家都有结余的情况下,知青办的知青年年都要欠大队粮食。

逼过,骂过,教育过,可人柔弱有啥办法?

有了学校,就能解决一部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知识分子的工分问题了。

赵汀兰把沈颂川拉了拉,隐晦地问:“现在申请办理学校不容易吧?”

话是这样问,可她那双水润润的大眼睛里满是担心,赵汀兰虽然穿越过来还没有经历过什么这个时代的东西,可她也晓得一些,比起办学校, 她更在乎自己的丈夫。

而且要办学校的本心也只是为了让村里的人自发的帮她守住房子,毕竟这都成为了小学了不是?三百块钱是赵汀兰为原主捐的,原主教过孩子们认字,她对那群孩子们有感情,而孩子们也是她的某种救赎。

可这不代表她要把自家男人搭上去呀!

沈颂川握住了赵汀兰的手:

“办不办得成的,我不能打包票,但是你想做的事情我总要为你争取争取的。”

第244章

赵家人小半天的时间就从赵汀兰的屋子里搬了出来,村民们见了也来凑热闹。

“这么快就收拾完了,你们真要走啊?”

“走了也是对的,这赵家人当初怎么对赵汀兰的,也不怪赵汀兰把事情做绝!”

“你这么说做什么?赵汀兰一个姑娘家,占着这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她爹可是老太太的亲儿子,活着的时候恩怨再生,人都死了,老太太住u进来不正常?”

赵家人多,浩浩荡荡地走了一长队伍,赵飞龙和赵春兰搀着赵家老太走在前面。

赵家老太还在心疼钱,她捂着胸口说:“我的钱哟,我的命哟,这赵汀兰真是个小贱蹄子,早知道当初就该把她饿死在鸡圈里面!”

赵春燕也跟着帮腔,顺带着还白了自己瘦瘦巴巴的小堂妹一眼:“都怪三叔,要不是三叔听了余路平的鬼话,把钱都骗着您给了出去,咱们家也不至于一分钱结余都没有了!”

村里的收成好,大家都有结余,可那是在实现基本温饱的基础上面。

赵家里面不上工的大人有三个,一个还是又胖又馋的赵飞龙,他仗着是长孙,在赵家白吃白喝也没人敢说。

当然了,这也是在赵家人占了赵汀兰的房子和存款之后的事情了,要是是在以前,哪怕赵家老太再疼爱赵飞龙,不上工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赵家人早就过上了入不敷出的日子。

可赵家人除了赵老三一家的心里会不平衡,其他人都并无所谓,要知道余路平那些年打的那笔钱简直算得上是巨款了,赵家老太种了一辈子地,总该享受享受吧?

这一年半,光是改善伙食就多花了好几十块,上次赵家老太带着赵飞龙和赵春燕上首都去找赵汀兰,也是血本无归的赔本买卖,如果没点底子,赵家还真过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