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这群从前只想着疯玩的伙伴们都开始收心学习了,小区里没有自办的中学,按照片区划分的话,离的最近的中学很普通。家长们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都希望他们能考的上市里最好的中学,市一中。于是都狠下心来逼着孩子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陆乔成绩稳定,一直是年级第一,加上一直在超前学习着,自然是不必担心的。而嘉夕虽然成绩一般,她家里倒是对她的学业要求没那么严格,家长希望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不用太有出息,毕竟童年一生只有一次。所以她还是每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没人陪她玩,就自己在家看动画片,偶尔找陆乔聊聊天,日子悠闲。
有次她去找陆乔,他在做市一中往年的录取考试题,她拿过来一看,尽是些不认识的符号,估计一张100分的卷子,她连及格都危险。
嘉夕很认真的问陆乔:“陆乔,你要去市一中吗?”
陆乔沉默的点点头,很焦虑的样子。
那天嘉夕才发现,她再这么下去,就要和陆乔分开了。虽然平时他们不大玩在一起,可是两人的友情还是很好的,她不想离开陆乔的帮助和庇护,她也坚信陆乔不想失去她的礼物。于是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要努力念书了!
任爸爸听到的时候只觉得嘉夕是开玩笑的,或者是实在没的玩了,只好赶个流行学下习。但是嘉夕很认真,要求爸爸买了不少课外辅导书,每天都带到陆乔家,和他一起学习,遇到不会的就问问陆乔。逐渐的她开始发现陆乔是多么的聪明厉害,没有题目能难倒他,市一中的卷子他都快能背下来了,现在他都在自学初中的数学和英语。
嘉夕从小就坐不住,刚开始到陆乔家学习的时候每半个小时就要起来活动一下,翻翻陆乔的书,吃点陆妈妈准备的零食,唱唱歌跳跳舞,和陆乔讲讲话。陆乔也不嫌她吵,会一直回她的话,虽然多数是在打击挖苦。
比如嘉夕说,陆乔你怎么这么多书啊?推荐好看的给我看看吧。陆乔就说,推荐给你估计你也看不懂,你还是认真研究小人书吧,比较适合你。
比如嘉夕说,陆乔你怎么不吃你妈妈做的饼干啊,很好吃。路桥就说,你不是才吃过晚饭?是嫌自己还不够胖吗?
还比如嘉夕唱完歌后说,陆乔你觉得我唱的怎么样?陆乔就会很平静的说,比乌鸦唱的好一点。
一段时间以后,嘉夕已经能坐到一个小时再活动了,对她来说是了不起的进步,虽然功课进步的不大。每天和陆乔坐在一起念书,逐渐变成嘉夕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了,题目是有点枯燥,可有陆乔在,嘉夕总不会无聊。
其实对于陆乔来说,也一样快乐。上了小学以后的嘉夕更加的活拨好动,交了不少新朋友,身边也总围着一群人,这使得她不再只和陆乔呆在一起了。陆乔每天看着她开心的大笑,快乐的和新伙伴们交谈打闹,发现她越多优点的同时,就越失落,好像和嘉夕之间越来越远了。
到了六年级,他的担心更是加重不少,嘉夕似乎还是一样贪玩,可是她这样不稳定的成绩怎么能和自己一起去市一中呢?当嘉夕终于决定好好学习起,他才算松了口气。于是每天晚饭后的学习时间成了最好的时光,嘉夕就坐在他身边,和他说话,翻看他的书,唱歌给他听,还会请教他问题然后满怀崇拜的赞美他两句,这一切随时间愈发美丽。
但这世界常常事与愿违,嘉夕由于三分之差,没能和陆乔一起去上市一中。知道结果以后嘉夕着实伤心了一晚,可又得知大多数朋友都没录取,大家以后还能在家附近的中学做同学,生性乐观的嘉夕就又开心起来了。反正和陆乔家住的这么近,没事可以常找他玩的。于是又快快乐乐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了。
那时她还小,不能理解这三分带来的三年的分别,影响是多么的大。
小学毕业的暑假,和之后三年的初中生涯,一如陆乔他自己预料的那样,离开嘉夕,便索然无味。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去市一中。
作者有话要